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请回答:
(1) 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2) 当时中日友好交往的中国使者是谁?他做出了什么贡献?
(3) 日本民族是学习其他民族好的东西而强盛起来。日本第一次向谁学习进行了首次改革?请说出此次改革的名称、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其中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 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列举隋唐时期在科技方面领先于世界的主要成就。
(2)唐朝的先进文化吸引了众多使者,其中日本的 法师到中国游历9年,被誉为日本的玄奘。举例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既有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岸的品质。在繁荣开放的唐朝,这一民族品格得到充分体现。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各举一例证明唐朝“既有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对外实行什么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3)由此,你觉得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该如何做?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 开凿此河的皇帝是谁?
(2)该河以哪里为中心?
(3)你是否赞成皮日休的观点? 为什么?
材料<二>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诗中的“盲目航东海”指鉴真渡海去哪里?表现了鉴真怎样的精神?
(2)“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材料<三>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请回答:
(1)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前期的景况?(2分)
(2)请你概要描述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状况。(4分)
如图,观察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2)图三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这次活动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和明朝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有什么积极作用?
(4)图四说明清朝采取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5)唐、明、清的对外政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
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图二反映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3 分)
(2)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图一、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后,对外交往逐渐减少,到清朝导致了什么局面的出现?
观察下列图片
(1)如图都是唐朝时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是谁?
(2)他们分别是什么时期展开对外活动的?
(3)他们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实行什么政策?
(4)这种对外政策具有什么特点?
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史实,请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三方面列举日本学习唐朝的事例。
(2)列举唐朝时,中国和日本交往的两个史实。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唐招提寺(日本奈良)
(1)图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主要出使的国家当时叫什么?
(2)图二中唐招提寺是在谁设计和主持下建造的?从他的事迹中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分)
(3)依据图一和图二指出唐朝时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材料二:
①材料1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主要出使哪个国家?
②材料二中的鉴真主要出使哪个国家?(1分)
③依据材料1,2指出唐朝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
④以上这种对外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2分)
观察下列图片:
图1 图2
(1)图1、图2都是唐朝时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是谁?
(2)他们分别是什么时期展开对外活动的?
(3)他们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实行什么政策?
(4)他们所具有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材料分析题(本题共6分)
材料一 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也传到了西方。——摘自丝博网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隋唐宋元以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作什么?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
(2)列举两例“隋唐宋元”时期我国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我国唐代,中国的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教育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因而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不少人远涉重洋,来到唐朝留学,学习中华文化。
材料二:7世纪苏我氏大臣是氏族豪强势力的代表,是改新派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障碍。在中央豪族中臣镰足和归国留学生的协助下,发动政变,一举消灭以苏我入鹿为首的苏我氏家族势力,夺取了中央政权。孝德天皇即位,建年号“大化”,天皇颁布诏书,历史上称为“大化改新”。
材料三: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依据材料回答:
(1)从以上材料中探讨是哪些因素推动了日本大化改新的进程?
(2)以上两种因素的关系如何?
(3)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是什么?
(4)从汉朝开始,中日就有交往。到了唐朝,双方使节交往相当密切,为什么?
(5)你知道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时的哪些习俗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位唐朝名僧爱日本僧人礼请,率弟子、工匠等,前后5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政府为他在平城京都建了一座名为“唐招提寺”的寺院,供其讲经传道。他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
材料三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名僧”是谁?他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
(4)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古代人类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