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
A.西晋 | B.东晋 | C.北魏 | D.前秦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J].中国史研究,1992年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写字母)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举一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商鞅变法和北魏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
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 上册)
材料三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商君"在当时哪个国家实行变法?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的内容是历史上哪个朝代推行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选拔人才的创新制度是什么?这一创新制度完善于哪一朝代?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 | 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 B. | 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
C. | 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 D. | 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 )
A. | 昭君出塞 |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C. | 文成公主入藏 | D. | 册封达赖、班禅 |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
A. |
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
B. |
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
C. |
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 |
D. |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
"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中的"我"应是( )
A. | 张骞 | B. | 孝文帝 |
C. | 松赞干布 | D. | 元昊 |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话 | B.穿汉服 |
C.改汉姓 | D.依法治国 |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实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A.说汉语 | B.穿汉服 | C.改汉姓 | D.兴科举 |
历史老师制作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打一历史事件)。这则谜语的谜底应是
A.商鞅变法 | B.北魏孝文帝改革 |
C.文成公主入藏 | D.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