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二战战犯石原莞尔1929年发表演说《作为扭转国家命运之根本国策的满蒙问题解决方案》 )“对中国作战,坚决把满蒙政权握于我手中”,石原莞尔说服关东军司令官迅速占领东北是必须的,南可对付南京的国民政府,北可防御共产主义国家,此外,东北可补充日本矿产资源的匮乏。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投入南方战线(即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的兵力只占陆军总兵力的二成,其余一成留在本国,三成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四成配置在东北以外的其他地区。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军队,负有确保中国内陆作战的任务,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印度和澳洲的失守不是没有可能的。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材料三:仅就经济方面相互支援而言,美国向其他盟国提供了总额近500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英国得到的最多,近300亿;苏联其次,约111亿;中国约16亿。美国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盟国提供军需、设施、劳务、资源等得到“逆租借”达78亿美元,其中约67亿来自英国和英联邦。此外苏联还得到英国近2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石原莞尔认为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扭转日本国家命运?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多少周年?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有何作用?
(3)综合三则材料,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今天人类面临着恐怖袭击、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处理这些问题带来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14分)
材料: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决定购买原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引发中日冲突。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请回答:
(1)材料中“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被日方占领的背景是什么?(包括时间、事件及条约,6分)
(2)近代卢沟桥之所以世人皆知,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4分)
(3)为什么文中说“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近现代历史上,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哈定总统邀请九个大国于1921年11月出席会议。休斯(注: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提出了一个构思卓越的方案,意图大大削减用于建造军舰的经费,打破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政治联盟(特别是从l902年起就存在的英日联盟)。缔结一项国际协议来保持神话般的中国市场的开放。最后一点是特别关键的……中国人也出席了会议,他们痛苦地抱怨受到的待遇有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之后又无人理睬。
──《美国世纪》沃尔特·拉菲伯等人著
材料二  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中国的抗战》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血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   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日美同盟就是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双边安排。2015年4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会谈,在其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奥巴马重申,钓鱼岛在日本施政之下,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美国支持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会议”最后签订了哪项“国际协议”来“保持神话般的中国市场的开放”?材料一中“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是什么意思?(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三为什么抗战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的大事”?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含义的理解。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这一地区人民的共同愿望。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对材料四奥巴马的言论做出回应。(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①屈原(原子弹)②苏武(苏联)。对此,最准确的认识应当是(   )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它准确反映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抗战胜利后,日本驻台湾总督率部缴械投降,并在投降书上签字,从而宣告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者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历时

A.30年 B.40年 C.50年 D.60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的成立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错误:                        订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的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的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到自己了!
(4)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不断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势力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作为“中国之巨祸”的是那场战争?
(2)“此后半个世纪”日本又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哪一事件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今年是这场战争胜利的多少周年?
(3)在抗战胜利前夕,中共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三,日本右翼势力不断伤害中国乃至亚洲人民感情的言论,你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4+4+4+2=18分)
材料一:……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做出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一这一事件发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共方面派谁出面调停此事?
(3)材料二中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对此,中共做出了什么决定,为什么?
(4)在上述两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
(5)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阿蓬江中学初三年级为此举办了历史手抄报展览,某同学在手抄报中有下列这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哪些错误,并回答有关问题:
1939年9月1日,奥匈帝国向塞尔雏亚发动突然袭击,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苏德战场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苏军最终同盟军一起夺取了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的日军,有力的配合了美英盟军对日寇的反攻。这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挽救了人类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请回答:
(1)请你找出文中的两处错误,并改正。(2分)
(2)依据改正后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谈谈两次世界大战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的结果?这一结果对中国有何影响?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列举出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两例。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根据图一、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在两场战争中获得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能有力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731部队在这里用活人做细菌试验,这里被称为“死亡工厂”,这里是指(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台儿庄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等重要历史事件。
以上这段文字叙述有一处错误,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