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戊戌变法
初中历史

如图所示机构的建立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该机构设立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中
C.辛亥革命中 D.新文化运动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危机而进行抗争和探索的是(  )
①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维新变法
③实行民主共和
④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走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道路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说历史

(1)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一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编写此书的目的何在?最早实践其思想的事件是什么?
(3)图二的译著是哪一部?书中宣扬了哪些进步观点?
(4)图中的两位历史人物所面临的共同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你是一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看到听到戊戌变法的法令时,你最赞同的是

A.设铁路矿务局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取消旗人特权 D.扩建海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也有自己的鲜明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图表(单位:万两)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 281
77
969
23
——
——
4 250
100
1885
3 071
40
3 923
51
714
9
7 708
100

——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  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什么?与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比,该主张又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3)有人说:“中国近代化过程就是先进的中国人追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程,也是传统的中国文明不断遭遇近代西方文明冲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主、科学进步的精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开办新式学堂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训练新式军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光绪帝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变法哪些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 戊戌变法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下图是为变法而甘愿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他是谁?他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主张如何学习西方?为此他们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2)为实现材料二的政治主张,近代中国掀起了哪场政治运动?该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历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公车上书》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完成:
(1)“公车”又称____________。

A.秀才 B.举人 C.进士 D.翰林

直接引发上书的事件是《____________》的签订。             
(2)领导这次上书的核心人物__________是和 ___________。  
(3)上书的主要内容是反对____________,请求变法。
(4)这次上书的意义是揭开了____________的序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请据此和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这一位皇帝是谁?
(2)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
(3)“皇太后”是指谁?
(4)临刑前高喊“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材料中哪一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共14分)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四次巨大的社会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通过长时间的变法运动实现的。第二次发生在晚清民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第三次发生在新中国初期,主要是通过政治建设和社会改造实现的。第四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请回答:
(1)请写出第一次社会转型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变法运动的名称。
(2)请写出第二次社会转型中“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的两个典型事例?
(3)第三次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改造涉及哪三个方面?
(4)第四次社会转型时期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是谁?请用一句话对他进行评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是新会茶坑村人,他倡导和参加了哪一场运动?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展现了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D.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