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
①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④训练新式军队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奖励发明 | B.废除八股 | C.精减机构 | D.裁汰冗员 |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日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历史在这里沉思。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文明的落日,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1) 材料中“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那几个“读书人”为什么要提出“变”?文中的“读书人”指的是谁?
(2) 材料中的“杀”是谁指使的?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中的“现代化运动”指什么?“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你能说出材料中“冷”原因吗?
(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跌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材料三: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分期 |
相关历史事件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
(1)根据提示填写材料一空格。
(2)根据材料写出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
(3)根据提示填写材料三的三个空格。
(4)根据材料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 D.实现了民族独立 |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 B.百日维新 |
C.“公车上书” | D.“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四位人物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请依次以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写出其中的三件大事。
(2)图①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但后人还是给予极高的评价。请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3)从上述四个事件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 ①“师夷长技” 图 ② 变法图强 图③孙中山 图④青年杂志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请依次以经济到政治到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写出其中的三件大事。(3分)
(2)给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一种怎样的追求?其艰难性对我们有何启示?
《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成立的革命团体 的机关报;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
下图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英勇就义,从容赴死的图景。就义时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处的“贼”是指( )
A.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贵族 |
B.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
C.慈禧太后、袁世凯 |
D.慈禧太后、光绪皇帝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开始付诸实践于(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国探索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什么主张?洋务派提出什么主张?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2)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对辛亥革命有什么影响?
(3)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什么?这场运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作用是什么?
(4)结合上述问题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基本过程与特征。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