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中喜报频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长江南北的交通有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到“世界屋脊”;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家财富积累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到2014年,我国GDP达到63.65万亿元,在世界上的排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材料三:新中国科技成就表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99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2003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2008年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人类太空行走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哪两方面的成就?
(2)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哪次会议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3)如果运用上述三则材料作为班级主题墙报的内容,请设计一个主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0年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为22.5亿亩,其中袁隆平的杂交水稻2.2亿亩, 约占总面积的10%,但产量却占了总产量的20%,被称为“东方魔稻”。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袁隆平培育出新型杂交水稻的时间?水稻名称是什么?
(2)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中国应对这一形势决定于1986年实施赶超世界科技的发展规划。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应对世界发展的计划叫什么?这一项
计划是由谁批示的?
(4)这一计划包含哪些领域?(请写出其中的任意3项)
材料三 物理学家赵忠尧,用在国外省吃俭用攒下的钱,购买了一批科研器材,为中国原子能研究组装了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决定以探亲的名义回国,却被无理拘禁,失去人身自由长达5年之久
第一个在英国剑桥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物理学家彭恒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
(5)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一下“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迎接这次期中考试,八(1)班师生对前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他们用示意图、表格、图片、知识树等形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走过的路。下面请你也跟随他们,一起见证共和国成长的足迹。
【农村政策篇】(9分)

(1)你认为示意图“?”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它的实行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有关?(2分)
(2)实行土地改革是在哪一年?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分)
(3)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三大改造的一部分,请你指出除对农业的改造外,还有对什么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制度在中国建立?(3分)
(4)以上对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你认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是什么?(1分)
(5)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1分)
【外交成就篇】(6分)

时间
外交大事
五十年代
国际舞台出现的中国声音:①             ②            
七十年代
中国外交“梅开三度” ③                        

 
(6)请在上面表格中填上相对应的内容。(5分)
(7)你认为新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祖国统一篇】(5分)

(8)材料一中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香港于                       日回归祖国;
澳门于                       日回归祖国。
(9)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       
(10)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科技教育篇】

(11)请把知识树补充完整。(说明①填两弹一星指什么,②填为发展高科技我国制定的一个计划,③填改革开放后我国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的战略,④⑤分别写为实现这一目标实行的两大举措)(7分)
(12)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于颁布了什么法律?颁布于哪一年?请你再写出一例为之进行的公益事业。(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全球变暖、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
(1)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二

(3)根据图片信息,按顺序写出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4)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你认为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问答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今天,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光辉而艰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科技飞速发展、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外交事业进入崭新时期……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什么?
(3)请举出材料中我国在“科技、法制建设”方面的成就各一个。
(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材料二   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百年来,清华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为国求学的传统,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如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
材料三 清华百年校庆中提出"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哪-次运动的产物?它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杰出人才中有一位"两弹元勋",他是谁?在清华建校的同一年,我国发生了哪场资产阶级革命?其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出的希望,你打算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4月 13日,为期两天的首届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落下帷幕。会议发表了公报和工作计划,承诺通过负责任的国家行动和持续有效的国际合作,以及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减少核恐怖主义威胁。
(1)20世纪哪位科学家提出的什么理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作为世界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的国家,美国在哪次战争中首先使用核武器?你如何看待这次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问题?
(3)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4)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和平利用核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说历史 (每空1分, 共10分)
 
(1)图一是古代比较成熟的文字           的残片,它的出土印证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2)图二中的《举子看榜图》反映了在中国曾延用1300多年的          制度,它正式诞生于隋朝            在位时,于1905年废除。
(3)图三中1970年第一颗               —— “ 东方红一号 ” 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能独立发射这种卫星的国家。
(4)图四中人物是         ,他指挥的          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5)图五的这位古希腊科学家是        ,他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体现了         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示例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6年
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核力量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惠及世界
1985年
向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
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2003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迈出太空探索重要一步


材料二:

(1)请写出两名为材料一所述科技成就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2)材料二中"两弹一星"所指内容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茶叶、丝绸、银器和小脚乡花鞋等手工产品。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50年来,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如下图),有力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请回答:
(1)蒸汽机车的最初发明者是谁?它的出现将交通运输业带入什么时代?(2分)
(2)简要分析中国展品的科技含量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原因(2分)
(3)你认为材料二中哪一科技成果意义最重大?请扼要说明理由。(3分)
(4)我们青少年应如何迎接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
探究一:中国篇
(1)北宋时期哪项科技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是谁?
(2) 1964年10月,我国哪项重大科技成就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地位?
(3)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谁?
探究二:欧美篇
(1)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有哪两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感悟: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平凡的历史人物创造着不平凡的伟业,读懂历史人物,促进你成长。
(1) 认真阅读表格,依据要求完成表格。

人 物
主    要 事 迹
人民赞誉
A
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树立在荒原上。
王铁人
B
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主要负责人,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弹元勋
焦裕禄
作为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C

(2)从以上人物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场发的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世界主要国家研制核武器的有关材料

项目
首次试验年份
试验次数
备注
美国
1945年
1032次
 
苏联
1949年
715次
 
英国
1952年
45次
不包括1962年以后与美国共同试验之次数
法国
1960年
210次
 
中国
1964年
45次
 

 
(2)据材料二,说明我国的核试验具有哪些特点?
(3)我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是他们用光芒指引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谱写了不断进步的文明史。新中国历史上的各类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为前行中的中国推波助澜。感悟他们的丰功伟业,为我们建设伟大的祖国增添了无穷动力。请写出他们的名字(10分)
(1)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碉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3)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
(4)“铁人”。
(5)“两弹元勋”。
(6)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
(7)每年的3月5日是我们向他学习的日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每天都在向他学习。
(8)歌曲: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
(9)他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10)他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人民网》有关报道,回答问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实验爆炸成功。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共用了2年零5个月,比美国少用4年半,不仅在全世界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国前面。
于敏,1926年生,中科院院士。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任助教,1960年开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突破中,带领团队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完整设计,起了关键作用,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2015年1月9日,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请回答:
(1)分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国际国内背景。
(2)说一说国家为于敏院士颁奖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