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 综合题
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示例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6年
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核力量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惠及世界
1985年
向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
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2003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迈出太空探索重要一步


材料二:

(1)请写出两名为材料一所述科技成就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2)材料二中"两弹一星"所指内容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是他们用光芒指引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谱写了不断进步的文明史。新中国历史上的各类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为前行中的中国推波助澜。感悟他们的丰功伟业,为我们建设伟大的祖国增添了无穷动力。请写出他们的名字(10分)
(1)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碉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3)他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扬,成为万隆会议的原则。
(4)“铁人”。
(5)“两弹元勋”。
(6)他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
(7)每年的3月5日是我们向他学习的日子,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每天都在向他学习。
(8)歌曲: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
(9)他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10)他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任何人,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及冒险到遥远的东方,便可从黄金、珠宝、丝绸和香料贸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
--《马可·波罗游记》
(1)(他)通过阅读《马可·波罗游记》对富庶的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相信地圆说,只要从大西洋向西航行,最终能够到达东方。他是谁?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材料二 读下图

(2)上图是近代一著名运输公司的老照片,请写出这一公司的名称。这一公司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一个中国商人的店门外,常被一些歧视黄种人的人倒垃圾,店主怕被警察罚款,每天早晨都要忍气吞声地将垃圾清扫掉。1964年10月17清早,奇迹出现了,他的店门前没有垃圾了。巡警彬彬有礼向他道贺:"先生,从此以后,再不会有人给您添麻烦了。"
店主这才知道,中国有了原子弹!他激动地向祖国遥拜,含着眼泪说:"列祖列宗啊,我炎黄先祖啊,算是有一这么一天。"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奇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说历史 (每空1分, 共10分)
 
(1)图一是古代比较成熟的文字           的残片,它的出土印证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2)图二中的《举子看榜图》反映了在中国曾延用1300多年的          制度,它正式诞生于隋朝            在位时,于1905年废除。
(3)图三中1970年第一颗               —— “ 东方红一号 ” 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能独立发射这种卫星的国家。
(4)图四中人物是         ,他指挥的          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5)图五的这位古希腊科学家是        ,他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体现了         定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改变世界】
A【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请问:
(1)培根所说的“在航行方面的发明”是指我国古代哪项科技成就?
B【近代欧美国家的科技革命】
(2)英美两国在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时分别走在前列。其走在前列的代表性的成就有哪些?请各举一例
C【现代科技革命及成就】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对我们日常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是哪一项?列举我国取得的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一例
D【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请你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一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新中国成就展,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一些图片和设计的版面,请你也一起参加。

(1)请将以上四幅图片的字母代号按其所属类别填入对应的方框内。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除上述四个方面以外,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一个方面来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请填入上图中⑤空白方框内,并举一例说明。
(3)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浏览名人长廊,领悟文明进步。如图:

(1)先进思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建立理想社会,马克思创立了哪一科学理论?
(2)追求政治文明是现代化探索的重要内容。2011年是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在促进中国现代化方面,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怎样的深远影响?
(3)杰出人物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请列举上面图片中任一历史人物(除马克思、孙中山外)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贡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某校正在举行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果让你乘上"时空穿梭机",你就可以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各条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有关史实。

(1)你来到1954年的中国,可以参与以发展为主的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若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你还可以见证《》的审议和通过。它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4)你来到1980年的中国广东省,可  以看到这里的市、市和市开始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2)你来到1964年的中国,可以通过10月16日的广播收听到我国研制的第一颗试验爆炸成功的消息。
(5)你来到2003年的中国,通过电视可以看到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的新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3)你来到1978年的中国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可以看到这里开始实行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全球变暖、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
(1)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二

(3)根据图片信息,按顺序写出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4)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你认为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名叫万户,他在一把坐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然后让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材料二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典故,你知道吗?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依据材料二,分析其发射成功的意义?
(3)通过上述两则材料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1976年,我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在向前发展,国防科技迅速发展。请概括出这时期国防科技的发展简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6分】平凡的历史人物创造着不平凡的伟业,读懂历史人物,促进你成长。
(1) 认真阅读表格,依据要求完成表格。

人 物
主    要 事 迹
人民赞誉
A
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树立在荒原上。
王铁人
B
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主要负责人,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弹元勋
焦裕禄
作为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C

(2)从以上人物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4月 13日,为期两天的首届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落下帷幕。会议发表了公报和工作计划,承诺通过负责任的国家行动和持续有效的国际合作,以及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减少核恐怖主义威胁。
(1)20世纪哪位科学家提出的什么理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作为世界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的国家,美国在哪次战争中首先使用核武器?你如何看待这次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问题?
(3)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4)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和平利用核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场发的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世界主要国家研制核武器的有关材料

项目
首次试验年份
试验次数
备注
美国
1945年
1032次
 
苏联
1949年
715次
 
英国
1952年
45次
不包括1962年以后与美国共同试验之次数
法国
1960年
210次
 
中国
1964年
45次
 

 
(2)据材料二,说明我国的核试验具有哪些特点?
(3)我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