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十七年,江宁人秦大士参加廷试(殿试),中状元(进士第一名),后来成为金陵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隋炀帝 | B.唐太宗 | C.武则天 | D.唐玄宗 |
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 | B.宋词 | C.四大名著 | D.四书五经 |
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请回答:
(1)隋唐以来,我国科技和史学成就辉煌,请各举一例说明。
(2)隋唐时期为选拔人才和控制人才,创立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请列举这四大发明。
(4)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造成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几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前因后果关系的是( )
A.春秋争霸 秦兼并六国 |
B.人口南迁 江南地区的开发 |
C.科举制实行 玄奘西行 |
D.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
隋唐五位皇帝重视科举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发展 | B.公正选拔人才 | C.促进文化发展 | D.维护国家统治 |
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诞生于( )
A.隋朝 | B.汉朝 | C.秦朝 | D.唐朝 |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诗中所描绘的情境最早出现在:( )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宋元时期 | D.明清时期 |
下列对科举制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隋朝设立 B、完善于唐朝
C、宋元八股取士 C、废除于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与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
A.扩大了选拔官员的范围 |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 D.束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
自秦朝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的“上”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是哪位历史人物?
(2)材料二中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与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有关?唐玄宗采取何种措施来完善科举制的?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元朝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材料四表格中A.B处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
(5)综上所述,自秦朝以来建立和发展的这一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何积极作用?
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点。下列关于科举制产生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创立 |
B.唐朝科举分制举和常科两大类,制举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 |
C.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题目选自《四书集注》 |
D.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
史学界一直有“汉承秦制”、“唐承隋制”的说法,下列哪些制度属于“唐承隋制”
①九品中正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行省制度 ④科举制度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