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问答题
初中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美国是侵略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美国参与的侵华战争一例
(2)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召开了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签订了什么条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期间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促使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及《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意义。
(4)二战后,美国力图“领导世界”。在欧洲,为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实行了什么政策?在亚洲,美国遏制新中国,侵略朝鲜,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写出两个与联合国有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你认为当今世界哪些全球性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得到克服和解决?(举3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文明间的交往生生不息,并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请回答:
(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状态。请用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2)戊戌变法是一次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其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列举该运动中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传播的措施。
(3)1945年9月2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从而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的倒退。请举一例二战期间同盟国精诚合作打击法西斯国家的史实。
(4)促进文明交流,尊重文明多元化,是人类进步的表现。由此,我们对不同文明共存发展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观察右图,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3分)

A. 苏德战场作战国家:苏联
B. 诺曼底登陆所在国家:法国 
(2)仔细观察该图,据图分析二战后期德国法西斯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201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回顾历史,我们认识到:当人类面临着共同挑战的时候,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是能够联合起来,战胜挑战实现共同发展的。
请回答:
(1)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被消灭的有哪两个欧洲法西斯国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战胜法西斯势力联合起来,协调行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请举两例并加以说明)
(3)结合上述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请你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向联合国建议怎样去应对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共歼敌150多万,对日本的彻底覆灭起决定作用。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巨大民族牺牲。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及敌后战场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的战役个是什么?
(2)为了打败法西斯国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于1942年1月成立,其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3)二战中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战役是什么?二战的性质是什么?
(4)二战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格局,是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华约解散结束了战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冷战”,两极格局告终。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签订的主要条约是什么?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时,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在雅尔塔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积极作用?
(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西欧各国为加强政治、经济联合,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什么组织?
(5)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你认为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语(1945年2月于雅尔塔)
材料二 如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什么?   
(2)材料二图片反映什么事件? 主要是针对哪一个国家?
(3)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的话。破裂之后美苏之间维持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种状态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4)  这种状态到什么时候结束?结束之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如何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朝这个方向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⑴“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和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⑵“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和争霸最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步骤二】画面回放,再现历史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2005年6月7日,为了纪念这位沙皇在世界近代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红场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仪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⑶通过材料分析美国和俄国分别通过什么历史事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⑷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她一手是高举火炬,一手紧握一本书。这本书是哪部文献?
【步骤三】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⑸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世界现代史上,俄国(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7日晚,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这是进攻冬宫的号角。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构成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同时,战争中为抗击共同敌人而开展的合作也促使苏联同美、英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佳状态。
——以上二则材料均摘自《大国崛起》(唐晋主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什么重大革命事件爆发?此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2)依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遭到哪个法西斯国家的突然袭击?苏联战场上展开的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3)历史不容否认,历史也不容篡改。针对前一阶段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方已公开表明严正立场,同时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对此你有何感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步骤一 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至少两例)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           ,他修建的          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思想言论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兼爱”“非攻”
“仁政”“民贵君轻”
思想家
 
 
 

步骤二 体验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结合上面三幅图片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
(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步骤三 感悟历史,描绘“和谐”人生
(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但在前进道路上始终坚持着同一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始终为之进行着持续的探索与奋斗。
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灾难,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什么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 
(2)近代中国的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说出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探索运动是什么?
(3)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于历史原因,日本至今仍霸占着中国的钓鱼岛,中国本该在什么战争胜利后收回钓鱼岛?
(4)习近平主席在广东部分地区调研时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在农村实行以什么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1980年我国建立了经济特区,哪里成为了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5)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中国的强国之路,也是世界大国崛起的必然方式,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也进行了一次创新型的改革是什么?
(6)创新离不开科技的发展,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谁拥有了新的科学技术,谁就会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谁成为了世界第一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哪个国家后来居上,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演化过程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始于哪一历史事件?在哪一事件完成后,整体世界最终形成?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两极格局最终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二战中,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苏曾建立了同盟关系,两国于1942签署了哪一重要文献?
(3)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摆脱争霸中的劣势状态采取的最重要的外交举措是什么?图示中的环状结构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发展方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家比中国与俄国(苏联)的关系更显得变幻多端、色彩斑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打响后,俄国人再也不愿意站在门外看热闹了,沙皇政府认定这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向英法两国表示对于“有关欧洲共同利益”的要求,愿意与英法携手合作。……1860年初,沙皇政府决定仍以“和平”和“中立”的身份,周旋于中国和英、法之间,为俄国谋取最大的利益。
——《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
(l)材料中“战争”和“最大的利益”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李大钊:“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据材料二,指出李大钊和毛泽东共同颂扬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开创性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   在结束对德作战整整3个月后,苏联履行自己的诺言,……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援助,也为反法西斯盟国最终击败日本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诺言”是在哪次会议上承诺的?为了履行“诺言”苏联又采取了怎样的实际行动?
材料四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世界的政治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解体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研究战争,反思战争,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战争探源】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资本主义世界深刻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经济领域重大事件。
【战争对手】
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其中哪一个军事集团的性质完全不同于其它三个军事集团?在加速两次世界大战结束过程中,俄国分别有怎样的行动?
【战争创伤】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其中一战中有“绞肉机”和“屠场”之称的是哪一战役?一直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始终不愿承认当年侵华战争中犯下的罪行。请举两例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在湖南犯下的罪行予以驳斥。
【战争反思】
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已远去,但时至今日,破坏世界和谐的事情仍旧时有发生。其中威胁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请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就如何构建和谐世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谈谈你的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