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从不同角度开启了历史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发生在17世纪的这场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材料三 由于资本扩张的本性,英国资本家还把目光对准了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凭借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力量,最大的商船队和船坚炮利,英国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殖民活动,拼命争夺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强行打开亚非拉许多国家的大门。
——刘笑盈《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
材料四 (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哪些航海家为大西洋变为“桥梁”作出了贡献?这一变化“有利”于欧洲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一“趋势”主要指的是什么?据此分析“这场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现象导致了怎样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4)试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对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意义。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 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公元1400年——1500年)》
材料三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 欧洲主要国家城市化速度模拟图(1300—1800年)
——据罗伯特·艾伦《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芬奇“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说出“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的达·芬奇的一副绘画代表作品。
(2) 材料二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据材料指出它对世界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新的政治制度”?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近代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勤劳智慧、奋发向上。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先后2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引入佛教、汉字、技术,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日本在制造业、信息、金融、物流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这是日本人民的傲,也值得中国人民学习。
─2008年5月8日,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进行的一次改革叫什么?这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日本明治维新又是借鉴了哪里的“先进文明成果”?具体通过哪些措施使日本“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
(3)两次改革分别使日本的社会制度产生了什么变化?
(4)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国家应怎样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请回答:
(1)料一中所说“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这次“变革”是如何“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 “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是从哪两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开始的?
(3)以上两次革命分别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汉朝时期的中国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过程中,让世界目睹了汉代中国的繁荣与昌盛,让世界认识了中国。请列举出我国在汉代时期与亚洲和欧洲的哪些国家有着密切的交往?并列举出汉代与他们交往的相关史实。
读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 他曾在哪个国家实行变法?文中的孝公是谁?
(2)请根据材料指出卫鞅变法的原则是什么?
(3)上述材料体现了卫鞅什么思想主张?
(4)请举出卫鞅变法的内容.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二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请回答:
(1)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二反映了“上古之世” 的人民生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观察下图,请回答:
(1)请在上图的方框内填入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地名)
(2)请你说说当时以此地为起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成为丝绸之路开辟的关键?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近代化的探索事件,并概括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
(2)请你说出在图1的探索运动中,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了什么口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各一例?
(3)请你说出图2的探索运动中,两位杰出的领导人物分别是?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但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什么作用?
(4)第三个运动中统一指挥革命运动的政党是?运动中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是?革命的果实最后被谁窃取?这次为什么说革命最后失败了?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材料三: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实在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两个强盗是指?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哪次战争期间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3) 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后清政府的角色发生了什么转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占领了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英、法、美等国在上海等地开辟租界。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通商后,鸦片走私的情况更加严重。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重庆等为通商口岸。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1)三段材料分别出自哪些不平等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第一个条约中直接反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目的的条款是?第二个条约签订时的中日双方代表是?第三个条约签订后,北京城的哪一区域中国人不能再进入?
(3)从这段屈辱的历史中,你学到了那些历史教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相对隔绝状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4世纪文艺复兴,这一场伟大的思想运动,促进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由于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18世纪欧美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一种新的制度在欧美诞生。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根据材料和教材所学知识,续写17——18世纪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诞生、确立的表现及概况。
阅读下面两段史料:
材料一: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材料三: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2)与材料二相关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造成什么危害?
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材料是谁为什么事件而写的?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 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
(4)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指的是哪三军?
(5)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红军的什么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