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束缚,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先进化。
请回答:
(1)1860-1898年间,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有哪些重大尝试?
(2)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3)辛亥革命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追求“思想文化的先进化”方面掀起了什么重大运动?
和同为一家
材料一 自从(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
材料二 文皇南面坐,夷狄(北方少数民族)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到)我国都。 ——唐•柳宗元
材料三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文皇”是唐代的哪位皇帝?材料三反映了他怎么样的民族政策?
(2)唐政府先后与吐蕃进行过哪两次和亲?和亲的影响是什么?
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得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3)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请回答:(1)洋务运动的时间是: (1分)
(2)洋务运动提出了哪些口号? (1分)
(3)在这些口号的指导下,洋务派做了些什么?
(4)你同意上述材料的观点吗?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怎样的?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添序号)
(2)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性质分别是什么?(8分)
(3)图②和图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前者失败的标志是什么?说出后者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4)从上述四个事件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5)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
(4)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制度包括了哪些朝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漫山遍野的大豆和高梁。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利弊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说那是悲惨的时候?
(2)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3)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4)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活动探究:结合学过的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本题共9分)
(1)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想一想,孔子的这三段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2)你能说出三个我们学习这一段历史后所接触的历史成语吗?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阅读后,请回答:
(1)上述纲领是在哪一年在哪召开的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2)请说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号?
(3)说出参加会议的3个代表?
(4)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5)这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
(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采远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复兴之路》解说词
(1)“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什么运动?提出了哪些口号?
(2)“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走进西汉
(1)西汉时期,出现的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是什么?
(2)西汉武帝时期,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
该示意图反映的是条什么路线?为该路线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是谁?
在学习秦朝历史时,在老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我们对秦朝的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你也一起来吧。
(1)《历史功绩篇》: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请列举两项他的功绩
(2)《残暴统治篇》:在模拟法庭,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把秦始皇告上法庭,请根据所学写出两点证据
(3)《奋起抗争篇》:公元前209年,奋起反抗秦朝统治的农民起义的两位领导人是谁? 最后推翻秦朝的谁率领的农民军?
(4)《启示感悟篇》由秦朝的兴亡,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深圳商报》《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请回答:(共12分)
(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中,哪些人物的思想认识分别达到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各举一例)
(3)任选“自强”“变法”“革命”中的一个事件,分析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如果答出一个以上的事件,以第一个事件的答案赋分)
阅读下列材料:
……上道光帝折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意思是弛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共12分)
(1)这是何人上书道光帝的奏折?
(2)他在奏折中就鸦片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
(3)根据材料归纳他为自己的主张提出的理由?
(4)道光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做出了什么重要决定?
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80多年来,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决定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日久会生情,血必浓于水。国共携手,将被证明是这个伟大进程的重要推手和转折点。
(1)写出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重大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名称及建立的标志。
(2)你认为国共第三次合作能实现吗?假如实现,你希望这次合作有什么成果?
(3)请你结合国共两党关系的风风雨雨,谈谈你的感想。(3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