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反腐,是古今中外都备受关注的话题,“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贪小贪均不放过。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治官治吏史,也是反贪反腐史,古代各朝都成立相当于今应贪局或监察部这样的中央监察机构。
秦朝是中国历史第一个建立完备监察机构的朝代,此机构名叫“御史台”,一把手叫“御史大夫”;汉代时,御史大夫被提升到与丞相同一行政级别别。汉文帝时,鉴于当时御史监察不力的情况,临时调派身边可信人员到下面核查,此行为称为“刺”。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正式设立“刺史”,这成为中国古代反贪的一种新型“反腐办”。
除常规监察机构反腐外,古代还有最有效的一招,是动员民间参与反腐,鼓励民间积掘“举报”。刘彻建立所谓“言事变”制度,就是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南北朝的北魏拓跋嗣(魏明元帝)当皇帝时,专门下诏,鼓励民众举告贫官;到了北宋,“上奏言事”备受重视,范仲淹、包拯、王安石、朱熹,都曾给皇帝写过很多反腐奏折,《包孝肃公奏议》一书多是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当时的贪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
“举报”虽然可以减少官员腐败现象,但腐败仍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于是,“制度反腐”成为一种探索。所谓“制度反腐”,古人叫“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即官员贪赃枉法,与庶民同罪。
从量刑上看,对官吏犯罪的法律惩罚重于常人。在秦朝,“通一钱者,黥为城旦”,即行贿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要受到脸上刺字并服苦役的刑罚。明朝对贪官用刑之酷是历史上罕见的,尤其让人感到恐怖的是“剥皮实草”,贪官污吏们被拉到府州县衙门左首的土地庙杀死,并将他们的皮整张剥下来,里面填上稻草,然后把这些假人摆在衙门的公座旁边,以这种阴森恐怖的方式与继任官员进行职务的移交。有学者对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月俸数与当时的贪污受贿数额作过比较,结论是当时官吏贪污受贿相当于正七品官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严惩贪官污吏的同时,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并用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腐败”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反腐败斗争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以史为鉴,立足于民主和法治的基础,完善廉政制度,长期不懈地进行反腐倡廉,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摘编自“中华励志网”)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今中外都强调反腐,反腐就应该从官员选拔开始进行,古人称之为“吏治”。
B.从某种意义上说,治官治吏,尤其是反贪反腐,意味着一个社会的进步诉求。
C.秦朝建立了第一个完备的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台,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D.汉代刺史制度的建立,是因为御史不奉法,监察不力,于是皇帝另派中央官员巡视地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俗话所说的“打小报告”是古代最有效的反腐手段之一,就是保障吏民一定的亩论自由,鼓励基层官员、民间人士越级上书,指阙言事。
B.作为制度反腐的手段,朱元璋对贪污腐败实施的刑罚骇人听闻,他独创的“剥皮实草”制起着杀一儆百的作用。
C.《包孝肃公奏议》一书都是记录揭露、举报官员腐败的反腐奏折,北宋时的贫官最怕被包拯奏上一本。
D.民告官,如果有理有据,又得到官方的及时处理,对于防治腐败,推行廉政,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官官相护,民怨难申,就会使矛盾激化。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贪用重典,在《吕刑》中便有“其罪惟均”的说法,可见,中国古人一开始就知道防范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
B.虽然立法严惩,但腐败却从来没有绝迹,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C.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努力完善廉政制度建设,保证反腐败斗争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D.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因此官吏的自我约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从诗歌中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中引进了“真假”等。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人物形象,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民间美术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基本上是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相一致的。但有时也有与戏台上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这既是民间美术中感情自由发挥的结果,又是对戏曲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的结果。不一定符合科学规范,但却能传神写意。这样一来,脸谱与民间美术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了。脸谱给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又给脸谱提供了可供吸取的丰富营养,而且民间美术为脸谱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戏曲人物形象(包括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
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与戏曲艺术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使富有民族性的脸谱艺术,更加辉煌灿烂。(选自2011年2月《黄梅戏艺术》,有删节)
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戏曲脸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脸谱属于戏曲文化现象的范畴,其文化意蕴和历史内容都很丰厚。
B.戏曲脸谱作为一种文化语言,既可供娱乐之用,也用于戏曲演员与观众的对话。
C.戏曲脸谱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脸谱的不同色彩往往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D.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使戏曲脸谱中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

下列各项,不属于表述“戏剧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一项是(  )

A.戏曲脸谱可以用色彩表现的品德节操,同时承载着区分善恶、弘扬正气以及警戒世人的教化功能。
B.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了人物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C.戏曲脸谱和中国书法都有谱有法,在勾画、构图、笔法等三方面有相似之处,依次为程式化特征、讲究布局、讲求节奏。
D.戏曲脸谱艺术为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使戏曲人物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是因为戏曲艺术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B.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长处和优点,又有所发展和创新,使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有所提升。
C.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大多是相同的,而那些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都是自由发挥和再创造的结果。
D.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继承和发展好戏曲脸谱艺术,它才能拥有更辉煌灿烂的未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阅时代”
信息、影像和精致印刷等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字符出版不可撼动的神话,图小说、绘本、图文书等成为较容易赢得读者和利润的图书类别。有人称这一时代为“阅时代”。
“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和处理光信号;“读”是将文字符号解码为语音符号,进而理解其意义。人类原本是想借助直接图像来交流的,因为技术条件不支持,才发明了符号间接交流法。现代技术解决了图像和影像的精确重现问题。进而克服了语音和影像的一闪即逝的缺陷,并通过电子书签使“阅影像”如同“读文字”一样可间断和接续,这就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受信息成为普遍的可能,动摇了文字传播的唯一性。阅图较读文轻松,是因为大脑不需额外解码。文字的用量也开始浓缩了,是因为交流手段的多样性和传播的便利(如微博)。
视觉器官天生是用来感知影像的。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在更多神经元参与的情况下,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所以,“阅时代”将使人更聪明而不是趋于弱智。
“读”是后天习得的技能,“阅”则是人类的天性。“阅”更容易被记忆,利用图形来强化记忆,已被心理学界广泛应用。正如国家有国旗国徽,企业有LOGO,商品有商标。写作要形象,说话打手势,也是让受者更易形成影像。字符的缺点是间接信息,在解码中可能添加受者的东西,这就是联想。但联想只是提取了受者脑中既有信息,并未增加新东西,而原信息则可能走形。用图表达一匹马,传递的信息具有确定性;而用“马”字来表达,无论再加多少形容词,受者的脑中都不可能再现授者想要表达的那匹马。其实,阅并非必然妨害想象力,因为读中的联想完全可以变成阅后的联想,只是思维方式变化了。从总体上说,“阅时代”将极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因为许多想象是文字难以表达的,而现代数码技术几乎可以表达人的任何想象——电影《阿凡达》就是一个例证。抽象思维的基础是形象,表达抽象思维的文字符号也可用非文字符号替代。某些领域用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抽象思维具有便利性,但技术的未来发展至少会使符号的重要性显著下降。
有人说,读唐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个人会怀念自己的故乡,而用图表达就没有这样的魅力。须知,唐诗的魅力在于语言,而不是字符。语言可创造文学意境,图也可以。文学上图与影像无法取代语言,但与语言结合后并非不能取代文字。
“阅时代”理念必将深深刺激传统出版人的情感。但这是在预测未来,而不是对未来投票表决。未来不由我们决定,当看到青少年和儿童强烈地倾向于阅图时,未来实际上已被确定:无论出版人多么不情愿,也只能理性面对。情感无助于赢得未来,只会有害于判断未来。
下列关于“阅时代”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阅时代”是相对于“读时代”而言的,是随着现代信息、影像和精致印刷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
B.“阅时代”将使人更聪明,因为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
C.“阅时代”将极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因为许多想象是文字难以表达的,而现代数码技术几乎可以表达人的任何想象。
D.“阅时代”理念深深刺激了传统出版人的情感,但为了未来出版业的发展,出版人虽不情愿,也只能理性面对。

下列关于“阅图”与“读文”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阅图”时,人是通过视觉器官接受和处理光信号;“读文”时,人是将文字符号解码为语音符号,进而理解其意义。
B.与“读文”相比,“阅图”时大脑不需额外解码,比较轻松,而且“阅图”更容易被记忆,人们会利用图形来强化记忆。
C.“读文”不能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因为受者在解码中可能会添加自己的东西。而“阅图”却不会如此。
D.面对“读文”和“阅图”,儿童和青少年都比较喜欢“阅图”,因为“读文”是后天学习而形成的技能,“阅图”是人类的天性。

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现代技术使“阅影像”可间断和接续,克服了音像传播中的缺陷,使“阅”的方式传播和接收信息成为可能,从而使文字符号改变它原有的功能。
B.授者通过文字字符能提供间接的信息,让受者产生联想;而图像能提供直接的、确定的信息,但会影响受者的想象力。
C.虽然用符号和公式来表达抽象思维具有便利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表达抽象思维时会淘汰文字符号而采用非文字符号。
D.语言、字符和图像的功能不尽相同,虽然文学上图像不能取代语言,但图像和语言结合后可以取代文字,因为图像和语言都可以创造文学意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每题5分,共15分)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享受辽阔
吉普车飞驰在戈壁滩上。
举目四望,大漠无际。波纹形的沙丘起伏着,簇簇骆驼草点缀其间,是一幅壮阔的画卷。眼睛望不到这道路的尽头,目光测不出这戈壁的宽度,极目之处是天地相连的朦胧边界,真是“不到戈壁不知中国之大”。车内播放着大西北豪放而深情的民族乐曲。悠扬而大气,更令人心潮起伏,思绪之飞扬。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戈壁更辽阔?是无边的草原,还是浩瀚的大海?
如果就空间尺度而言,更为辽阔的当属太空。宇航员们从戈壁滩起飞,直上云霄,他们在那里鸟瞰地球村,仰望深空,亿万颗心分享着他们的感受。人们赞叹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称颂为探索未知的不吝付出和奉献精神。可是,宇航员才飞了多高呢?只有几百公里,用宇宙的尺子来衡量,那真是一丁点!即使登上月球,也才跑到38万公里的高度,那只是一个光秒的距离,还在地球“郊区“的范围里。人类向金星、火星、木星乃至冥王星成功地发射探测器,是宇航史上一曲曲动人的凯歌。不过,他们走的也只有若干光时的距离,还没有跑出太阳系呢!银河系里有多少颗太阳这样的恒星,银河系外又有多少未知的存在?暗物质、暗能量、反物质……谜团如何解破?遐想诱人,无边无际……
如果就时间尺度而言,最辽阔的莫过于历史。人类一代代经历了多少个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历史变革!有原始和质朴,有灾难和战争,有奴役和反抗,有丑陋和邪恶,有美丽和善良,有建设和创造,有文明和进步,有和平和幸福……历史的天空像漫长的画卷和诗篇,留下了无数的感叹和教益。但在自然历史的长河中,全部的人类历史也只是短短的一瞬,人类还太年轻!生命源于何时?尚无明确答案;宇宙从何而来?更是探索中的课题。我们生活在时间之中,却不明时间的源头和起点。人类对一个世纪以后的一切,都难以给出准确的预测,更不明白人类、地球和宇宙遥远的未来。这个有趣的探索,则是“未来学”的使命。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一个不明始点和终点的时间轴,是一部没有开篇和结尾的史书!
然而,宇宙之大、历史之长皆可包容在人的心田和脑海之中,最辽阔的还是人类的思维的胸怀!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思维可超越已知的时空,幻想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未知,怀着对真理的执著追求,进行不倦的探索——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是饶有兴味的享受。人们的胸怀因饱受磨难而深沉,因俯视人生而超脱,在平凡中升华着高尚。善良的心灵,怀着对亲人、朋友、老幼和弱者的深情,能做出无条件的奉献和牺牲。进步人类的胸怀,能接纳多元的文化,创造出无尺度而高价值的精神产品,演奏出一部部雄浑的协奏曲,不断把文明推向新的高度。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茅盾也曾说:“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真是所见略同。这里有时空结合在一起的多彩的存在,于有限中充满无限,和谐着激情和理性,丰富着深邃和崇高。
一阵颠簸,使思绪又回到面前的戈壁世界。正是这里,可以使人同时感受到大自然和人文的辽阔。这广袤无垠的戈壁荒漠,为一批批为国奋斗的人们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穿军装和不穿军装的几代人,隐姓埋名,历尽艰辛,在曲折磨砺中成熟,却也享受着一次次成功给予的无可比拟的激动和兴奋。为民族的兴盛和老百姓扬眉吐气,做成一点有用的事。这种精神享受是无可替代的。在他们眼里,和一番大事业密不可分的戈壁滩不仅辽阔,更美丽得令人心醉。在他们的耳中,不仅回响着醉人的欢呼,而且鸣奏着只有内心才能感受的动人乐章——一种民族振兴的弦外之音。
也许他们清苦,也许他们平凡,但崇高的事业使他们心田丰美,心胸辽阔。
辽阔源于超脱自我。辽阔是至高的享受!
作者享受的“辽阔”是从哪几个角度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文章第2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句式?能起到什么作用?
本文题为“享受辽阔”,怎样理解“享受”二字呢?
下列为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文章开头着力描述戈壁滩的无边无际,突出其壮阔,目的在于引出“辽阔”这一话题。
B.第3段中,“宇航员才飞了多高呢?”但“亿万颗心”却分享着他们的感受,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是多么地无知和易于满足。
C.文章引用雨果、茅盾的言论,既论证了“最辽阔的还是人类的思维和胸怀”,增强说服力,又增添了文章的人文气息。
D.第5段说“人们的胸怀因饱受磨难而深沉,因俯视人生而超脱”,文章最后一段又说“辽阔源于超脱自我。辽阔是至高的享受!”因此,要享受辽阔,必定要饱受磨难。

E.文章以辽阔的戈壁滩为切入点,以歌颂甘守寂寞、历尽艰辛、心胸辽阔的航天人为落脚点,逐层推进,揭示了辽阔的真正内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劝君免谈陈寅恪
易中天
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理的事情。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陈寅恪也不同于其他一些文化人。他不是金庸,不曾写过从政治家、科学家到“引车卖浆者流”都人见人爱的新派武侠小说,也没那么多门徒和拥趸。他的著作,选题既很专门,文字也很古奥,感兴趣的人不多,看得懂的人也不多,感兴趣又看得懂的更是凤毛麟角,哪里会弄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也不是余秋雨,不曾炮制过“香喷喷甜津津有点嚼头,完了还能吹个泡泡”的“文化口香糖”,亦不曾发表过声讨某集团的《告全国人民书》。
没有哪个小女生或小男生会去买《元白诗笺证》或《柳如是别传》。柳如是?柳如是是谁?是王菲吗?还是田震?陈寅恪又是谁?是汪国真、赵忠祥吗?陈寅恪的最后20年,基本上是冷清寂寞,默默无闻的。他甚至不同于钱钟书。钱先生和陈先生一样,也是学贯中西博通今古,也是淡泊名利不事张扬。他的《管锥编》。《谈艺录》,也没多少人看得懂。但钱先生毕竟写过《围城》呀!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还拍得挺成功。这就举国皆知,人人趋之若鹜了。那么,陈先生可曾与大众传媒缔结过良缘吗?没有。
所以我赞同骆玉明教授的说法:“陈寅恪最不应该成为公众人物。”然而“最不应该成为”的最终还是“成为”了。而且,还弄到了人人都拿他来附庸风雅,谁不说陈寅恪谁就狼心狗肺缺心眼儿的程度。至于这些说词究竟有多少符合历史事实,又有多少最得逝者之心,那就只有天晓得了。正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冷和热。最不该热的热了起来,就一定事出有因。比如国内民众的关心,便多半带有好奇心理。的确,像陈寅恪这样可以公然不参加学习,不接受思想改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真没几个。这才真是怪了!于是人们就很想知道,陈寅恪这“瞎老头”受此优待,究竟凭的是什么?疑团很快就因史料的披露而冰释。原来这陈寅恪并非等闲人物。他的祖父陈宝箴,未出道时就为曾国藩所器重,后来官居湖南巡抚,是戊戌变法时推行新政的风云人物。父亲陈三立(散原先生),早年和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号称“晚清四公子”,晚岁则以诗文著称,被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评价为鲁迅之前中国近代文学成就最高者。在一个重血缘,重门第,重承传,重渊源的国度里,这已经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何况陈寅恪本人也十分了得。他12岁时就东渡日本,以后又游历欧美十数年,回国后与赫赫有名的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而1925年吴宓举荐他任此教席时他才35岁。他学问大得吓人,据说外语就懂十几门(也有说二三十种的)。名气也大得吓人,据说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还专门问起。英国女王也曾来电问其健康。这些都让人啧啧称奇,哎呀连声。如此之多的光环加之于身,被推介给大众也就不足为奇。
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可惜我们学不来。首先是“顶不住”。无论是谁,当真要坚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就必须有本事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要知道,压力并不仅仅来自官方,来自当局,也来自民间,来自群众。
其次是“守不住”。怎么个守不住呢?因为要“学以致用”。中国的读书人,或曰知识分子,内心深处历来就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那就是总觉得自己的满腹经纶得有地方派个用场,否则实在是可惜了。所谓“有用”,倒不一定是要拿去换饭吃,换钱花,更主要的还是要有利于国家民族国计民生。因此这种想法不但不可耻,反倒很崇高。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谈陈寅恪?    
(选自《博文》,有改动)
文章说了陈寅恪热的现象,陈寅恪为什么能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答:                                                                            
结合文章概括陈寅恪有哪些异乎常人的地方。
答:                                                                             
作者认为为什么不能谈陈寅恪?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中西戏剧悲喜差异及其成因
饶芃子
中西戏剧结构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悲剧的创作上。西方的悲、喜剧是泾渭分明的,悲则一悲到底,喜则皆大欢喜;而中国戏曲则难分难解,忽悲忽喜,喜乐相间,纵使是大悲的戏,最后也总得带点团圆的色彩才收场,显得迂回曲折。一部堪称杰作的《牡丹亭》,评论家在它“悲剧乎?喜剧乎?”的问题面前莫衷一是,无可奈何,致使它既不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所收,亦不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所容,因为全剧表现了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但又自始至终洋溢着喜剧的气氛。这不仅体现在结局上,且体现于全剧,体现在悲剧主人公身上。这不得不令以西方戏剧理论作为衡量中国戏剧标准的评论家头痛。
不把悲、喜绝对化,这是中国人辩证思维方式在文艺创作上的表现。我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相当丰富。商周时《易经》就提出了阴阳交感产生万物的思想。以后,在哲学上、美学上、文学上,这种相对的概念成对成对地层出不穷:刚柔、虚实、动静、通变、偏正、收放、抑扬、疾徐、哀乐、心物、形神、文质……《老子·二章》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中国人的思维意识中,这些相对立的范畴是相济相和的。所以古代艺术极强调形式结构的奇正相间、收放相间、虚实相间、起伏相间、疏密相间、曲直相间、动静相间……以达到一种“中和”之美。戏剧悲喜相间结构正是这一参差变化的结构规律的具体体现。
从艺术传统看,中国古典戏曲比西方戏剧更具娱乐性和消遣性,它源于民间,必然要满足平民百姓消闲娱乐的需要。来看戏的人不是来听取一番关于人生、人性的剖析和哲理,更多是来“图个乐子”,且大多数戏剧是在逢年过节、喜庆吉日、迎神赛会时演出的,如若一悲到底,人们难以接受,所以总得来点科诨杂耍,甚至在迭宕曲折的悲、欢、离之后,如不能真“合”,也常常以幻想的形象来个“合”的结局,以求获得情感心理平衡。
西方的悲剧极少亮色的结尾(当然有例外,如《熙德》),就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也都是在血淋淋的惨状中拉上幕布的。而中国则不然(当然也非全部,但却是主导的),赵氏孤儿大仇得报;赵玉娘夫妻团圆,一门旌奖;白蛇、许仙最终皆得正果;窦娥沉冤昭雪,冤魂得到慰藉;娇娘、申纯亦化作鸳鸯长相厮守等等。反正大悲带小喜,小喜带大悲,悲中夹喜,喜中寓悲,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审美心理定势。
中国文学与政治道德伦理的关系极其密切,一切以是否“有补于世”为准绳。在真、善、美中,西方强调的是真与美的结合,而中国强调的是“美善相乐”,即把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合一,达到“原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政治效果,追求尽善尽美。西方则强调文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摹仿、再现和反映,注重艺术的认识作用,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生进行探索。所以,在西方,“戏剧艺术就在于把现实搬上舞台”,而“戏剧作品是一种模拟,说得确切些,它是人类行为的肖像;肖像越与原形相像,它便越完美,这是不容置疑的”。而我们却把戏曲当做“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药”。在戏剧的审美过程中,中国人是爱憎强烈、倾向鲜明的,他们不仅要欣赏一个故事,还要知道作者的评价和感受,而不像西方那样,作者愈隐藏愈好。所以,中国戏曲并不注重刻画复杂的性格,更不会无所褒贬,戏剧冲突也多是美与恶、忠与奸、正与邪的正反两面的斗争,安排一个惩恶扬善的结局,意在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明有王法,暗有鬼神”,“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告诫人们要在现世做个好人。
下面对中国戏剧特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结构迂回曲折,纵使是大悲的戏,最后也总得带点团圆的色彩才收场。
B.中国古典戏曲更多是“图个乐子”,所以没有关于人生、人性的剖析和哲理。
C.中国的古典戏曲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有一种“中和”之美。
D.中国的戏曲安排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意在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告诫人们要在现世做个好人。

对中国戏剧特点形成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戏剧悲喜相间结构是中国人辩证思维方式在文艺创作上的具体体现。
B.因为中国古典戏曲大多数是在逢年过节、喜庆吉日、迎神赛会时演出的,所以如若一悲到底,人们难以接受。
C.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定势是中国戏曲悲中夹喜、喜中寓悲,最后以大团圆收场的主要原因。
D.中国文学与政治道德伦理的关系极其密切,所以,中国的戏曲要达到“原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政治效果。

下面对中西方戏剧差异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方的悲、喜剧是泾渭分明的,悲则一悲到底,喜则皆大欢喜;而中国戏曲则难分难解,忽悲忽喜,喜乐相间。
B.中国古典戏曲源于民间,要满足平民百姓消闲娱乐的需要,因此,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点,西方戏剧则不然。
C.西方的悲剧极少亮色的结尾,中国悲剧则是大悲带小喜,小喜带大悲,悲中夹喜,喜中寓悲。
D.西方戏剧强调的是真与美的结合,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摹仿、再现和反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河洛地区指黄河和洛水交汇处的广大地区。洛阳素以“九朝古都”享誉国内外,根本原因在于河洛地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史记·封禅书》),决定了河洛文化的起源。之后朝代兴替,中原逐鹿,河洛地区首当其冲。河洛文化有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都显示着河洛人的个性。诞生、成长、发展、繁荣于河洛大地的河洛文化,不同于其他的地域文化。它是中央文化、国家文化、国都文化、统治文化,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浮出,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河浮出,背负“洛书”。伏羲依“图”“书”画作八卦,此即《周易》的来源。后来文王为《易》之卦辞,周公为爻辞,开辟了我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易学。儒学、道学、佛学等也均起源于河洛。周公营建洛邑,并在此“制礼作乐”,创立中国最早的礼乐文化,以致孔子“入周问礼”,历代儒家尊周公为“元圣”。老子久居洛阳,是东周管理图书的官吏。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写的《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对我国政治、军事等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佛教最新传入中国首先落脚于洛阳,洛阳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千百年来一直以“祖庭”“释源”的身份在佛教中居于超然的地位。
“河洛王者之里”。特珠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河洛文化具有正统性的特征。所谓正统,就是说河洛地区的文化在当时就是人们追求、信仰的象征,引导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方向。儒学渊源于河洛三代的礼乐文化。此后,儒学的每一次大的变革几乎都离不开洛阳。东汉时期,经学大师云集于此,尤其是郑玄,所创郑学成为官定儒经标本。北宋时洛阳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五星聚奎,伊洛钟秀”。程颐、程颢融合佛道内容,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学体系,被称为“洛学”,后经朱熹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可见,儒学发展于东汉经学,成熟于北宋洛学,影响中国数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永恒不变的主线和核心。其他如史学、文学、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也无不如此。
河洛居天下之中,有超越一般地域文化的兼容特征。有人把它比作漩涡,言其既有强大的吸引、包容、凝聚的力量,又具有极高的辐射、渗透力。洛阳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在洛阳出土的外国钱币,有东罗马金币、波斯萨珊朝银币、日本和同开尔银币、尼泊尔银币等。福先寺,既有武则天御书碑文,还有印度僧人阿弥真那、日本僧人荣睿等禅居修法的场所。佛教源于印度,来中国后,扎根于洛土,并在河洛发扬光大。河洛人对外来的思想和艺术体现出高度的理解和接纳,北魏时,洛阳被称作“佛国”,龙门石窟就是历史的见证。
(摘缩自韩石萍《河洛文化的特征》)
下列关于“河洛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洛文化诞生于河洛地区,以洛阳为中心,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显示出河洛人的个性,也反映了河洛人的胸怀。
B.河洛文化是中央文化、国家文化、国都文化、统治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核心,引导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方向。
C.河洛居天下之中,河洛地区有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河洛文化比其他地域文化更早、更先进,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D.中国古代文化中,易学、儒学、佛学、道学都起源于河洛,河洛文化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说伏羲得“河图”“洛书”而作八卦,后来文王和周公分别为《易》作卦辞爻辞,才使易学成为我国哲学史上独特的学说。
B.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礼乐文化,孔子曾登门向他请教“礼”,因而周公被历代儒家尊为“元圣”。
C.儒学从诞生到发展,历经多次变革,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创立的郑学,北宋程颐、程颢建立的洛学均是变革的产物。
D.洛阳曾出土多种外国钱币,福先寺也曾有外国僧人落脚修法,这些都体现出河洛文化就像漩涡一样的特征。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代兴替,中原逐鹿,使得河洛文化具有源发性、正统性、兼容性等特征,而稳居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
B.佛教传入中国首先在洛阳落脚,使洛阳白马寺能以“祖庭”“释源”的身份成为中国佛教早期进行各种佛事活动的中心。
C.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他所著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影响大而远,可见他对河洛文化是有贡献的。
D.无论是“河出图,洛出书”的传说,还是“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的历史记载,都表明河洛文化根深源长,影响深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9分,每小题3分)
谈    人
朱 光 潜
世间事物最复杂、最难懂的莫过人,懂得人就会懂得你自己。希腊人把“懂得你自己”看做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意识,有情感,有意志,总而言之,有心灵。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魔鬼固诡诈多端,而仙子也缥缈难测。
作为一种动物,人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又经过无数亿万年才由类人猿发展到人。正如人的面貌还有类人猿的遗迹,人的习性中也还保留着一些兽性,即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
我们这些文明人是由原始人或野蛮人演变来的,除兽性之外还保留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要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还需要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所以马克思特别重视摩根的《古代社会》,把它细读过并且加过评注。恩格斯也根据古代社会的资料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还详细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是特别重要的。古代不仅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数典不能忘祖,这笔账不能不算。
从人类学和古代社会的研究来看,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抽象概念,而是起源于吃饭穿衣、男婚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活动。中国的儒家有一句老话“食、色,性也”。艺术和美也最先见于食色。汉文“美”字就起源于羊羹的味道,中外都用“趣味”来指“审美力”。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
在近代,人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一个活人时时刻刻都要和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打交道,这就是生活。生活是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因为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复杂过程简化为从刺激到反应往而复返的循环弧。外界事物刺激人的各种感觉神经,把映像传到脑神经中枢,在脑里引起对映像的初步感性认识,激发了伏根很深的本能和情感(如快感、痛感以及较复杂的情绪和情操),发动了采取行动来应付当前局面的思考和意志,于是脑中枢把感觉神经拨转到运动神经,把意志转达到相应的运动器官,如手足肩背等类,使它实现行动。哲学和心理学一向把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选自《谈美书简》有删改)
关于“人”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动物,人是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类人猿再由类人猿发展到原始人进而发展到文明人的。
B.人是最难懂的。所以“懂得你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人类只要能够懂得自己,也就能懂得别人。
C.在进化过程中,人的习性里还保留着一部分“兽性”,还存在着原始人的一些习性。其中,“兽性”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本能”。
D.人的生活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发展过程。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不断地改造自己。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艺术和美起源于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事物,他们的起源并不是抽象概念。
B.儒家说:“食、色,性也。”在“食”和“色”这两大人类本性的具体行为中便蕴藏着艺术的美。
C.原始民族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用唱歌、跳舞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原始民族很早就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
D.西方有一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这证明了人的性格是具有两面性的,不能把人简单分类。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像木石只有物质,而且还有心灵,所以,一旦人的各种感觉神经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脑里就会引起对外界事物的初步感性认识。
B.了解我们的原始祖先,就能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中的人,因为古代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政权的摇篮,而且也是宗教、神话和艺术的发祥地。
C.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谈到了人手的演变、进化的历史,这对研究美学有重要的作用。
D.哲学和心理学把人们认识世界的整个运动分为知(认知)、情(情感)和意(意志)这三种活动,大体上是正确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现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量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
下列关于“技术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C.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
D.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视了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生产从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果艺术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那么炫目的技术就只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
B.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C.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因而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
D.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在研究工作中善于选择较好的角色
奥斯特瓦尔德(1853-1932),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成功的一个关键是他在研究工作中能够善于选择较好的角色。
在物理化学研究中,他通过改变研究手段和课题来选择自己的角色。他从热化学入手,又先后用体积度、光学和电学手段研究了体积化学、光化学和电化学,在化学亲和力这一课题上作出了举世公认的贡献。在莱比锡,他又转向催化问题的研究,这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成就之一。
从大的方面讲,在他的科学生涯中,他在关键性的时期甚至跨领域地选择较好的角色。当他在物理化学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后,他转而涉足哲学和一般文化问题,这使他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晚年,他又闯入颜色学领域,在前人失败的地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立了定量的颜色学理论体系和测量体制。
这种角色选择和变换甚至也体现在他的其他工作中乃至日常生活中。他时而是教师,时而又是编辑和作家;他是科学家(物理化学、心理学、颜色学等)和哲学家,又是科学史家、语言学家;他在休息时经常以画家和音乐爱好者的身份出现,而在社会上又经常扮演着参与者、宣传者、组织者、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的角色。
他善于选择和变换自己的角色不用说与他的浪漫型的精神气质有关。但是,他在每一个角色活动的舞台上都演得有声有色,在每一个研究领域都不是浅薄地涉猎。这一切固然与他的教育的宽泛性,以及他自己的深厚功底和敏捷思维有关,然而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它也有其合理的根据和普遍的意义。
奥斯特瓦尔德在谈到他放弃纯粹科学研究以及向大学辞职的理由时说,当人们研究任何一种专业而到达其顶峰时,只有两种选择摆在他的面前:或者,他力求呆在顶峰,这就要冒跌落的危险和被较年轻的、有活力的后继者的急速脚步踩坏的危险;或者,当他还在顶峰时,他主动迅速地离开这样一个危险的地方,如果有人因为放弃他在一生最好的时光所获得的东西而感到悲哀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在其他领域利用他的思想、精力和时间另起炉灶。在这里不需要担心找不到新的观念,只要他的智力源泉有足够的储备,他的思想便永远不会停顿和枯竭。
奥斯特瓦尔德正是由于善于变换角色或转移阵地,才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他一旦看准了目标,就要设法把它拿到手;对于他认为不能取得胜利的事情,他也不轻易发起进攻。像奥斯特瓦尔德这样的做法,在许多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身上都有所体现。例如彭加勒,他在科学的征服中一旦达到绝顶,便转移目标,而把进一步发掘细节、肯定容易取得效果的任务留给他人。薛定谔等一批量子物理学家抓住有利时机,进入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开辟了大道。
奥斯特瓦尔德认为,要在研究工作中有所发现,必须积极主动地向大自然提出疑问。疑问从何而来?疑问既来自他的实验工作,也来自理论分析;既来自科学的历史研究,也来自他早年的记忆库。奥斯特瓦尔德的这种做法与当代科学哲学的“科学始于问题”的命题有某种相似之处。科学家能否捕捉问题,能否积极主动地向大自然提出疑问,这是能否作出科学发现的关键之所在,因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开始进行系统的探索。在科学史上常有这样的事例,由于科学家不善于捕捉问题,不主动提出疑问,以致真理碰到鼻子尖上却失之交臂。
要能够主动地向大自然提出疑问,就要有一种科学的怀疑精神,这是有开拓性的科学家不可或缺的素质。这一点在奥斯特瓦尔德身上也有所体现。因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问题则由怀疑产生,因此“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以科学的怀疑精神主动地向大自然提出疑问,并进而进行积极的探索,这正是科学家作出科学发现的顺理成章的途径。
(节选自李醒民《奥斯特瓦尔德——伟大的凡人,平凡的伟人》)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奥斯特瓦尔德之所以能够获得1909年的诺贝尔奖,是因为他在物理化学、颜色学、测量体制以及哲学的研究中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B.奥斯特瓦尔德善于通过改变研究手段和课题进行研究,在化学亲和力这一课题上作出了举世公认的贡献,是他研究中成功的例证。
C.奥斯特瓦尔德认为,当人们研究任何一种专业而到达其顶峰时,便会出现两种选择:要么保住自己在顶峰的位置,要么迅速离开顶峰。
D.作者认为奥斯特瓦尔德善于选择和变换角色,而且他在每一个角色活动的舞台上都演得有声有色,这决定于他的浪漫型的精神气质。

E.作者以彭加勒、薛定谔来说明,善于变换角色或转移阵地从而在众多领域取得瞩目业绩,在许多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身上都有所体现。
奥斯特瓦尔德“在研究工作中能够善于选择较好的角色”,具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并举例说明。
奥斯特瓦尔德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文章最后说:“以科学的怀疑精神主动地向大自然提出疑问,并进而进行积极的探索,这正是科学家作出科学发现的顺理成章的途径。”请你就对“怀疑精神”“积极探索”两个方面的理解,任意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
用人文音乐滋润心灵
音乐对人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具有独特的影响。人文音乐更是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哲理、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励人、鼓舞人,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文音乐有助于凝聚社会精神。音乐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人文音乐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人在劳动中总结、概括、创造了音乐,使音乐艺术从原始萌芽状态不断发展成为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人文音乐的民族性体现了音乐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脱离不了民族的精神特点。特别是民歌,更是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人文音乐的发展,但人文音乐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音乐文化活动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能够对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人文音乐教育既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文化,又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我国古代社会,音乐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孔子认为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在《论语》中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一个人通过学习诗,在内心修养、情感意象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通过学习礼,使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得到培养和陶冶,然后再通过“乐”的教化,将前面的学习有机融合,使人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人通过“乐”的教化功能,修养成一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
人文音乐可以协调人际关系。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人文音乐与人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可以提供给人有教养的娱乐、有文化的休息,对人的生理、感情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因而音乐可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潜移默化地熏陶,发挥对人的启迪感化作用。人文音乐中美妙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音色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心境良好。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最终在契合中增进友谊。所以,优美的人文音乐可以有效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
人文音乐体现时代精神。音乐如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人文音乐的形式和内涵都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实际上,每一个时代都要求音乐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对社会生活起积极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创作中都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精神,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作为现代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音乐与社会发展应保持契合,让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得到音乐的潜移默化地启示。当今时代,人类文明快速发展,音乐元素也复杂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观察、审视,有意识地让音乐体现出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要把生活融入音乐,用音乐去表达生活、反映生活,又要让音乐引导社会思潮,为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作用。(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下列有关人文音乐的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文音乐不仅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
B.人文音乐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具有民族的精神特点。
C.人文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D.人文音乐的美妙旋律、轻松节奏、悦耳音色,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从而增进友谊。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民歌是人文音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能鲜明地反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感情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B.“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现了孔子对音乐的教化功能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说明人文音乐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C.人文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强烈的激发作用,因而可以直接对人进行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方面的教育。
D.贝多芬的交响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体现了它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人文音乐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所以,人文音乐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群体意识。
B.我国古代就重视音乐教育,古人认为,音乐能将“诗”与“礼”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人的外在修养与内在修养融为一体。
C.由于人们在音乐活动中容易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所以,在一些社交场合演奏或播放一些优美的人文音乐,能让人在契合中增进友谊。
D.音乐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现实。为了引导社会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应该多创作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来,自此“鱼”开始。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与代表繁殖、生存紧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今天民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这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余食、余粮使人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成语和故事。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的主体间的交往。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意真的感情传达。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它保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木制的鱼。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它与仰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托起来的大肥鱼,到汉画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决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的祝福中充满着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本身以神圣。
“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文化心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当外侮入侵、种族危亡的时刻,能被强烈唤起。古代“夷夏大防”的微言大义为士大夫所看重,近代“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为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就是为了呼唤自立、自信、自强,以维护生命、维系生存。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鱼”所宣示的正是人的生存和生命。实实在在的“人活着”即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才是第一位的现实和根本。
(摘编自李泽厚《己卯五说补篇》)
下列对“鱼”基本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象征着男女情爱,这与鱼产子极多所以象征着繁殖和生存有着密切关系。
B.“鱼”与生存含义有关,而许多民族并没有将“鱼”包含的生存含义保存至今。
C.人赋予“鱼”特定的语义,使它成为保存和传达人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语言。
D.“繁殖和生存”与“交往和语言”在“鱼”这个文化源头符号中是相连相通的。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和宣示人的生存与生命的“鱼”,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
B.从“鱼”表示繁殖和生存的意义开始,人就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自己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
C.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的派生意义,催生人们对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之“余”的追求。
D.马王堆帛画上托起整个宇宙的大肥鱼,体现出了生存、交往的含义跟巫术信仰和与神明沟通之间的结合。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腹藏书”“鱼雁相通”表明,“鱼”代表着生存,也代表着人之间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和情深意真的感情传达。
B.过年过节的乡村宴席摆着大鱼却不许动筷,寓意为此“鱼”是不许打扰的,因为它代表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
C.“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能被强烈唤起的文化心理。
D.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与“鱼”所宣示的生命和生存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中国历代正史皆必记“礼乐”史。有心研究中国音乐史的人须进入正史的音乐史中寻宝。不娴熟古汉语,不养成阅读四库音乐文献习惯的人,则不能治中国音乐史。
中国是讲礼乐伦理秩序的文明大国。古书记大禹“以五声听治”,这一制度经夏商周继承完善,提升为普遍的礼乐伦理与礼乐世道秩序。《史记》“八书”中,列“礼书第一”, “乐书第二”。班固《汉书》“十志”中,律历志、礼乐志等六大“志”皆在讲“礼乐”的渊源、哲理和治国治民的纲领作用。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在班固看来,孔子所教“六经”,本质上都是在教化“礼乐”与“行”“政”“世”等的紧密关系,即:“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性情,节万事者也。”礼乐伦理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中国音乐学有完备丰富的美学思想,如儒经《礼记》对音乐之产生、社会作用等都有深刻阐释。“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是讲音乐美的产生与接受都与创作者及受众心境相关。又“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先王之制礼乐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中国音乐曲律学发育早,水平高,作品丰富。先秦时,除宫、商、角、徵、羽五个全音外,还用变调半音。明朝时已懂得十二平均律。湖北“曾侯乙墓”中的大型编钟的每枚钟都具两个不同乐音,敲击标音位置便可发音演奏。其定音频率与现代钢琴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相同。音域可达五个八度,音阶结构接近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所有黑白键的音响。这比欧洲键盘乐器平均律之出现足足早了2000年。
中国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承传自我,吸收各地音乐,器乐发达,演奏形式丰富。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皆可作乐器。乐曲类型已有祭神乐、宴乐、军乐、节庆乐等区别。玄宗时已有超百人的大型交响乐团,其演员按艺术水平分为“坐部伎”与“立部伎”。
中国古代音乐学有其不足,即过度强调音乐的政治性。唐太宗曾认为政治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政治兴衰导致音乐哀乐。“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围绕《玉树后庭花》这一前朝遗曲是否值得保留的问题,他与御史大夫杜淹之间曾发生激烈的争辩,《玉树后庭花》遗曲终依唐太宗的意见加以保留。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略有删改)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就必须从中国各朝代的正史中去寻找,因为各朝代的礼乐史都嵌入到了正史中,而这种礼乐史也都为各个朝代所记录。
B.“礼节民心,乐和民声”的记载说明古人认为礼可用来调节人们的性情,乐能调和百姓的声音,也就是说古代音乐在教化民众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C.中国古代音乐学有丰富的美学思想,比如儒经《礼记》中的“先王之制礼乐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就阐释了音乐的产生和社会作用。
D.“曾侯乙墓”中的大型编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中国古代音乐曲律学发育早,水平高。历经传承与发展的中国古代音乐也形成了器乐发达、演奏形式丰富的特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个人要想成为中国音乐史方面的专家,熟练掌握古汉语的能力和阅读四库音乐文献的习惯是必备的,应该说这样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
B.从大禹的“五声听治”到夏商周三代对“五声听治”的继承完善,再到《汉书》中礼乐志的记叙,都显示出了礼乐伦理的教化已成为古代中国的治理手段之一。
C.在班固看来,孔子教授的“六经”本质上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目标,其中“礼”和“乐”的功用尤为明显,且“礼乐”与“行”“政”“世”关系密切。
D.音乐是从声音中产生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触。这里着重讲明了音乐美的产生与创作者的心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史记》《汉书》《礼记》的内容来讲礼乐伦理秩序在中国这个文明大国的长期存在,它所起到的治国治民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B.湖北发掘出的“曾侯乙墓”中的大型编钟的定音频率与现代钢琴中央C频率近乎相同。编钟的音阶结构接近现代的C大调七声音阶。
C.中国古代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继承和吸收,它的演奏形式十分丰富,乐曲类型也有宴乐、军乐、节庆乐和祭神乐的众多区分。
D.过分强调政治性是中国古代音乐学的缺点,《玉树后庭花》最终依据唐太宗的意见得以保留,也正说明了《玉树后庭花》具有政治性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孔丘有的时候用“仁”规定“礼”,有的时候用“礼”规定“仁”。这是因为在他的思想中,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是“仁”和“礼”的统一。“仁”是属于个人的自由,“礼”是属于社会的约束;“仁”是属于自然的礼物,“礼”是属于人为的艺术。自然的礼物和人为的艺术是对立的。对立必然相反,相反就是矛盾。但是相反而又相成,矛盾而又统一。没有真情实感为内容的“礼”,就是一个空架子,严格地说,就不成其为“礼”。没有’礼”的节制的真情实感,严格地说,也不成其为“仁”。所以真正的“礼”,必包含有“仁”;完全的“仁”,也必包含有“礼”。这就是两个对立面的互相渗透。所以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就是“礼”和“仁”的统一。一个完全的人格,就是这个统一的体现。
孔丘有许多赞美完全人格的话,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素材,文是加工。真性情、真情实感,是属于前者,“礼”是属于后者,二者都不能偏胜。如果有所偏胜,那就破坏了统一。具体地说,只有真性情、真情实感,而又能合“礼”地流露出来,这就是文、质的统一。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孔丘虽然把“仁”和“礼”并称,但是就一个完全的人格说,“仁”还是比较根本的。“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在这一段记载里,主要的一句话是“礼后乎”。“后”于什么呢?就是后于“仁”。子夏悟到“礼后”,人必须有真性情、真情实感才可以行“礼”。“仁”先“礼”后, 孔丘对于子夏的这一理解,大加赞赏。
“仁者,人也。”这句话确实说明了一个很深奥的道理。《中庸》里说,“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这几句话,就是“仁者,人也”的注解。“仁”是“修身”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仁的主要内容是“爱”。这个爱是从亲子之爱扩充出来的。所以“为仁”必须从事亲开始,也就是说,“修身”必须从“事亲”开始。要想把“事亲”做到完全的地步,那就必须先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就叫“知人”。这个“知人”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道理的理解和体会。人之所以为人是和“天”连在一起的。所以要想对“人”有所了解和体会,不可以对于“天”没有了解和体会。这就是“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孔子的“知人”,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反思。由这种反思而了解、体会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总的特点——“仁”。
孔丘往往把“仁”作为人的完全人格的代名词,有完全人格的人,他称为“仁人”。他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又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丘在这些话中所说的“仁”,就是完全人格的意思。
孔丘告诉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对别人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丘的中心思想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仁”是他的中心思想。
(节选自《孔子对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论完全人格》)
下列关于“仁”与“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是“仁”和“礼”的统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有时用“仁”规定“礼”,有时用“礼”规定“仁”。
B.“仁”是属于个人的自由,“礼”是属于社会的约束;“礼”是属于自然的礼物,“仁”是属于人为的艺术。二者矛盾而又统一。
C.“礼”应该以真情实感为内容,否则就难成为真正的“礼”;真情实感应该有’礼”的节制,否则,也难成为真正的“仁”。
D.真正的“礼”,必包含有“仁”;完全的“仁”,也必包含有“礼”——两个对立面的互相渗透,是形成完全的道德品质的前提。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完全人格,要求具有真性情、真情实感,又能合“礼”地流露出来,达到“文”与“质”的统一。
B.“质”“文”任何一方的偏胜,都会破坏二者的统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处于“野”与“史”层次的人,算不上君子。
C.孔子将“仁”与“礼”并称,可是,他听到子夏关于“仁先礼后”的理解后大加赞赏,说明他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提法是错误的。
D.孔子强调“仁”和“礼”二者统一性的同时,认为在完全人格方面,“仁”更为重要一些,因此,他对子夏“礼后乎”理解大加赞赏。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是“修身”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认为修身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即事亲、知人、知天。
B.“仁”的主要内容是“爱”,这个“爱”是从亲子之爱扩充出来的,因此,“修身”不可以不事亲,“事亲”是’为仁”的体现。
C.把“事亲”做到完全的地步,是“知人”的前提,“知人”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道理的理解和体会,“知人”才能善任。
D.“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两句话,表现了孔子对“仁”这种完全人格的倡导与追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