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文学精神与文化传统
——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
高旭东
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变革运动不同,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价值翻转为特色的伦理道德革命,这场伦理革命的核心精神是以个性解放冲击传统的礼教与家族制度,因而个性精神就构成了新文学区别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陈独秀倡导“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胡适推崇个人独战多数的“易卜生主义”,鲁迅以“个人的自大”反对“合群的自大”,周作人将人道主义阐发成“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就是五四文学精神最有力的理论说明。然而,五四文学又是真正忧国忧民的文学,是急于使中华民族摆脱苦难的文学,因而应充分认识这种文学精神的复杂性,简单的反传统与西化都难以阐发这场文化变革的真正内涵。
在“五四”人物张开臂膀拥抱西方文化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多是对宗教文化孕育出来的于振兴国家有利的现代文化成果感兴趣,推崇个性自由与民主科学。即使在“五四”高潮的时候,中国文化传统的语法规则仍然潜在地制约着五四文学的文化精神及发展轨迹。如果对“五四”进行深层研究,就会发现时髦的西方文化多是体现在词汇层面,深层的语法规则仍来自中国文化传统。同是推崇个人的自由与发展,对于尼采而言,走向超人本身就是目的,对于易卜生而言,在船快要沉了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救出自己,而对鲁迅们来说,张扬个性精神的目的则在于救国救民,使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果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五四文学的总体框架同样符合传统文学那种儒道互补的架构。“五四”文坛的两大社团——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就是儒道互补结构框架在现代的一种演绎。茅盾认为,文学研究会最大的共性是“为人生”。难道《诗经》、杜甫诗歌不是“为人生”吗?按照《毛诗序》的说法,诗对于人生可以起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作用。同样,创造社最大的特点是“为艺术”。然而,道家的田园山水诗画就不是“为艺术”吗?道家文学跳出人世的樊笼,在山水之间消融己身,可谓纯之又纯的“为艺术”。事实上,茅盾在《社会背景与创作》中几平把《毛诗序》的话重复了一遍,郭沫若公然喜爱庄子,也表明了这一点。
当然,所谓儒道互补的现代演绎,就是进行了现代性的转换,推崇个性精神与人格的张大: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与儒家文学追求“厚人伦”的合群性不同,它是关注个人命运的遭际;创造社的“为艺术”与道家的“为艺术”也不同,创造社是在五四文学个性精神感召下,张大主体人格。因此,个性精神才是新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特征,而忧国忧民的现世关怀则是新文学区别于基督教文化中产生的文学的特征。
今天,怎样认识五四文学精神,怎样将外来的优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仍是一个未完成的课题。
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我们应充分认识五四文学精神的复杂性,它虽以西方的个性解放冲击传统文化,但它并非简单的反传统与西化。
B.“五四”人物在大力推崇西方个性解放精神的时候,大多都着眼于西方宗教文化孕育出来的现代文化成果。
C.“五四”文坛的两大社团——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实质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学那种儒道互补架构的一种演绎。
D.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其实就是儒家的“厚人伦”,创造社的“为艺术”其实就是超然人世樊笼的道家文学。.

E.充分认识五四文学精神,将外来的优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应是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所在。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文学最基本特征的一项是(3分)    (   )

A.陈独秀倡导“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
B.胡适推崇个人独战多数的“易卜生主义”。
C.儒家文学的“厚人伦”。
D.创造社倡导张大主体人格的“为艺术”。

分别概述五四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西方文学的异同点。(4分)
为什么说“简单的反传统与西化都难以阐发五四文化运动的真正内涵”?(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格物致知”与杨万里咏月诗
由于身兼诗人与理学家的双重身份,以山水诗人著称的杨万里能够将格物致知的思想中所蕴涵的诗性观念运用到创作中,以理学家的仁者胸怀和人格涵养赋予自然万物以独特的情感与审美观照。
“格物致知”源于儒家的《礼记•大学》篇,宋代的理学家从各自思想学说的角度出发对“格物致知”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共同的问题是探讨“物”和“知”的关系,目的是要通过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去揭示和贯彻理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格物致知”作为理学的一种哲学方法,它在实现人生境界的同时也由一种人生哲学而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的体验,这也是其能够成为理学家共同遵循的为学方法的重要原因。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学讲究“格物”,诗学注重“感物”,二者处在不同的层面中。但从情感体验的这个角度讲,“格物”之“物”与文学创作中的“感物”之“物”有着亲缘关系。在文学家那里,“物”是他们以感性、形象表达情感的中介,而理学家则要尽“物”之“理”。事实上,理学的“格物”到诗学的“感物”只一步之遥,关键是要找到二者在思维和审美领域里能够沟通起来的桥梁。
作为理学家,杨万里对理学“格物致知”的为学方法谨遵不讳,对“物”也有着自己的认识。他在哲学著作《庸言》中说:“物亡道存,道则存矣,何地措道哉?”其把对物的认识作为“道”的第一要素与理学家的思致是一致的。其言“天地之道不在数也,依于数而已”,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数量和性质,但这些皆非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在于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事物中所蕴涵的“理”。杨万里正是领会了“物”所负载的双重意义,因此,在超越江西诗风的艰难历程中,他最终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自然万物,并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对自然的描写,并用理学家“格物”的精神去认真观察、揣摩,在具体细微的意象中以小见大,以少胜多,通过不同事物的变化情态去揭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造化之妙。
杨万里有意识地去展现自然物象的多重意态,对于月亮意象摄取同样如此,月亮的各种情态都尽现其笔下。不仅有落月、新月、半月、孤月、江月、霜月、秋月、雪月、晓月、圆月、弯月、残月、缺月、垂月、月波、月色、月影等形影展现;亦有月低梅影、湖光月色、花愁月恨、月色波声、明月清风、春花秋月、月梢风叶、酒浪月波、月华露气等摇曳生姿的景致描写。尽管前人对月亮已极尽描写,但杨万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依然能够把月亮写得异彩纷呈,不落窠臼,这无疑有赖于其哲学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渗透,从而能够以超越前人的审美直觉,将对月亮意象的内涵营造得更为深入而精妙。如果抛开月亮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文化内涵,仅就其自身的审美情态而言,杨万里之前的诗人描写得已经极其精微,仅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不仅赢得“孤篇压全唐”的赞誉,更是令其后的诗人望而却步,就连天才诗人李白笔下的月亮也大都是起着烘托情思、寄寓哲理的作用,而对直接描写月亮升沉陨落的情形是有所回避的。而在杨万里的笔下,他却从不同侧面来描写月亮初生、高照、低沉的各种情态。
(选自《名作欣赏》,有删改)
下列对“格物致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格物致知源于儒家学派的思想,《礼记•大学》篇里首先提到这个名词,后来成为理学家共同遵守的为学方法。
B.格物致知在宋理学家的思想学说中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作为哲学方法是一致的,都探讨“物”“知”的关系。
C.格物致知揭示了理学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是一种认识论,是通过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来实现这个目的的。
D.格物致知在理学中开始是探讨人生哲学,后来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体验,最终达到了实现人生境界的目的。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理学家和诗人的杨万里对“格物致知”的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十分尊崇“格物致知”的为学方法。
B.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分析,理学家的物与文学家的物是一致的,不过前者处于思维领域,而后者处于审美领域。
C.杨万里十分注重描写自然景物,用自然造化揭示景物变化情态的妙处,使得诗歌意象以小见大、以少胜多。
D.理学、诗歌学都注重认识论研究,不过重点有所偏重,理学讲究格物,诗歌学讲究感物,二者在不同层面。

对杨万里诗歌中“月”的独到之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仅就其自身的审美情态而言,杨万里已经将月亮描写得极其精微。
B.杨万里笔下所表现出来的“月”情态各异。
C.杨万里扩大了 “月”的意象内涵,把“月”的意象营造得更深入、精妙。
D.杨万里从不同侧面描写月亮初升、高照、低沉的各种情态,丰富了“月”的动态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是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的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下列对“真正的教养”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教养是追求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追求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B.真正的教养是不存在功利的企图,因此是没有任何目的的。
C.真正的教养是动态呈现的,是一种不断追求而又从不停歇的努力过程。
D.真正的教养既是完成又是激励,既具有反思精神又具有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研读世界文学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B.没有爱的阅读,是戕害人性的,而获得教养必须要有一个客体为前提,那就是人格或个性。
C.阅读经典,可以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并与之建立息息相通的联系。
D.作者认为我们应该花力气、下功夫去对待杰作,他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但反对阅读报纸和流行文学。

对“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有追求文明文化的态度。
B.对知识有敬重之情
C.对杰作的透彻理解
D.表现出自己的教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文化从理想型文化转向世俗型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里,出现了闲暇。闲暇作为一个社会学范畴,是和工作相对的,闲暇时间是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它属于现代中国都市生活中的社会时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闲暇时间的出现,首先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其次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劳动制度变化有关。如果我们把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加以比较,可以发现,过去劳动时间比闲暇时间更重要,但现在的情况似乎颠倒过来了。各种公休日,已经使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大量增加,过去工作是中心,好好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如今努力工作,好好休息,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大量闲暇时间的出现,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节奏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一些统计数据表明,在闲暇时间里,除了饮食和继续教育外,绝大多数时间已经被娱乐活动所主宰。和具有宗教传统的其他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世俗的现世精神很自然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休闲性的文化活动。
但当闲暇时间占据重要位置时,一种时间的压力也就形成了。这一种心理的时间压力,它以物理时间表现出来。在一个时间紧迫无暇休闲的状态下,人是不会有任何怎样打发时间的疑问的。但当时间变得充裕而不知该如何度过时,时间就具有一种心理的压力。我们看到,在中国文化中,一些人对所谓“找乐和逗乐”的文化动向深感不安,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闲暇的时间压力的必然要求。于是,无聊也作为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应运而生。从个体角度说,无聊给自己带来的是一种选择的要求,即通过对某种活动的选择来改变自己的无聊状态。心理学实验表明,感觉刺激剥夺的状态是一种极其难以忍受的状态。这表明,如果人的心理机能在闲暇时间压力给群体甚至整个社会成员带来的某种需求,某种把文化活动向休闲娱乐方向转变的必然倾向。文化接受者(受众)对文化生产的要求,已经完全不同于理想主义文化中那种激情的工具主义的文化,而是需要更加带有游戏性和娱乐性的文化消费。因为闲暇的基本性质应该是充分的放松和享受。这样一来,闲暇时间的压力,就转化成一种对消费行为类型的压力和强制。过去那种以崇高为特征的文化,那种以精神的超越的痛感升华为标志的文化,显然已经不能作为基本形态而存在。一言以蔽之,闲暇的时间压力最终转化为对世俗性、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需求。
(节选自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
关于“闲暇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闲暇时间是指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它在现代中国生活中的社会时间里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科学发展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劳动制度变化,这两方面带来了闲暇时间。
C.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相比,在过去是后者更重要,而现在的情况是前者变得更重要了。
D.闲暇时间大量增加,使我们的生活节奏随之改变,并由此导致了我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

关于闲暇的时间压力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当闲暇时间占据重要位置时,人们就产生了怎样打发时间的疑问,时间就具有了一种心理的压力。
B.当时间变得充裕而不知该如何度过时,无聊作为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就应运而生了。
C.闲暇的时间压力,给群体甚至整个社会成员带来的是游戏性和娱乐性的文化消费需求。
D.闲暇时间的压力,使过去那种以精神的超越和痛感升华为标志的文化已基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闲暇时间里,人们已经完全被娱乐活动所主宰,世俗的现世精神把人们引向休闲性的文化活动。
B.出现所谓“找乐和逗乐”的文化动向,正是闲暇的时间压力的必然要求,人们没必要对此感到不安。
C.闲暇充分放松和享受的基本性质,决定了闲暇时间的压力,必然转化成一种对文化消费行为类型的压力和强制。
D.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里出现了闲暇,这自然使人们抛弃了过去那种以崇高为特征的文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哈利·波特》断想
郭佳音
①《哈利·波特》的那种巨大的近乎天然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实并不来自于玄妙的“魔法”,它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②我读过全套书的英文原版,不禁为作者的语言倾倒——它确确实实是写给孩子的,而不是成年人嗲着嗓子发出的哄孩子声——干净,规范,带有一点口语倾向,充满成熟、美丽、浪漫的梦幻色彩;但成人读起来,也是那么自然,一点不显幼稚。故事发生的舞台也非常切近读者们的生活:一所与尘世隔绝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主人公哈利·波特在这所学校读书,经历着像任何一个十几岁孩子一样的学校生活,上课、下课、交朋友、谈恋爱,而且其角度非常准确,就像一个真正的学生所书写。相比较其他奇幻小说而言,格外了不起的是,作者能为“无米之炊”,在资料相对欠缺的条件下几乎独立地创造了一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魔法世界。比如说,魔法师们使用的魔杖是有很详细的规定的,其中有若干个考察参数:长度、质地、内芯、柔韧度等,如哈利使用的魔杖是十一英寸、冬青木制成、凤凰羽毛杖芯。
③当然,对这部作品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作者那“跟拍”式的想象力。“跟拍”是电影术语,也就是跟镜头,是拍摄时适应动体的动作,好比在近距离拍摄汽车时,就要采取与驶车的速度相应的移动相机的方式,这会使周围环境的动态更加引人注目。罗琳的想象力最大的特色和成功之处,就在于“身临其境”,在于以这种“跟拍”式的视角充分表现魔法世界的神奇。这部作品的万能视角并不是“上帝化”的。她仿佛与我们一起用新鲜的眼神张望着这神奇、美丽,而有时又充满了悲伤和凶险的魔法世界,由于作者和读者间保持了一致和相对静止,她的描写也就越发生动可感。她写“三把扫帚”酒吧,读者就仿佛也身处那个温暖、热闹的环境,大口喝着美味的“黄油啤酒”;她写魔法部,我们也感觉到了庄严、忙碌一如现实世界的政府部门般的氛围;她写霍格沃茨学校中的“禁林”,让读者们也觉得神秘和一阵阵恐惧。她并不用“理所当然”来讲述一个陌生的故事,而是用耐心的、逐步的节奏来写作——主人公刚到霍格沃茨上学的时候,他不太了解这个魔法世界,我们也不太了解;当他已经熟知这个世界的一切,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魔法的时候,我们亦对一切习以为常。这种想象力极富感染力,同时又是细腻的、没有进攻性和强迫性的
文章第二段是如何体现《哈利·波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文章第三段为什么说“这种想象力极富感染力,同时又是细腻的、没有进攻性和强迫性的”么?
文中的两处例证分别表现了《哈利·波特》一书的什么特点?两处举例有什么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题3分)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
——读《边城》
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
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小溪流下去,绕山阻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
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可是沈从文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花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边城》本来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傩送放弃了碾坊,“意思还在渡船”。翠翠在傩送走后,静静地等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他们的爱是纯洁无瑕、忠贞不渝的。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顺顺对儿子的爱和赞赏也溢于言表,顺顺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傩送能氽水捉鸭子时,这做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老船工对翠翠的关心自然是无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后,杨马兵主动来照顾翠翠以及老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执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美好情怀。
《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执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美好情怀。 《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沈从文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飘渺美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
以下不属于作者对沈从文先生《边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与“美”。
B.文章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分哀乐。
C.《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D.文章中的“爱”与“美”是被一件事牵在一处,那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故事。

以下不属于作者阐明《边城》“爱”与“美”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    )

A.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
B.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
C.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D.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对原文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溪流下去,绕山阻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这片大自然是美丽的桃源。
B.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C.老船工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忠于职守,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这也是个“美”的化身。
D.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这也是“美”的化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对于书法这一概念,尽管目前没有最为权威的概括,但是,书法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属性还是为人们所承认的。那么,书法创作也应该遵循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比如说,每一个笔画都需要经历从起笔到收笔的过程,多呈现由左向右、从上到下、由左上到右下、从右上到左下的走向;单个汉字的书写多遵循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至于章法,则多是将单个字从上到下组成一行,行与行之间从右到左排列等等。这些规则为书法创作提供了一个可以并且必须遵循的创作程序,以至于无论是高明的书家,还是一般的习字者,只要参与其中,便必须遵循而不是违背它。
从表面看来,这个创作程序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如果仔细追究,则大有不同。我们看到,书写的过程并不仅仅包括毛笔在纸面上写出笔画的环节,因为我们写完一个笔画之后,假使右手操控毛笔的运动就此停止了,留在纸面上的将是“ー”“丨”“丿”“丶”等某些单个的笔道。为了完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毛笔离开纸面之后还需要向下一个笔画过渡,以求得顺利书写下一个笔画,在这个环节中,毛笔无法在纸上留下痕迹,也不容易被人们观察到。当我们将这两个环节链接起来的时候,书写过程就表现为连续的、回环往复的、不可逆转的曲线。因而,书法创作看起来无论如何纷繁复杂,甚至好像一团麻线,但只要揪住一个合适的线头,就可以从头一直顺到尾;或者好像走迷宫,只要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线,就能到达目的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创作更表现为线性的特征。在书法欣赏时,我们的目光有时也会不自觉地伴随着回环往复的线条再现一遍创作的过程。至于其他的造型艺术,比如美术,先画这片云,后画那只小船,抑或再补几棵小树,大概主要在于画家的创作习惯和临事从宜,并没有像书法这样的严格的创作程序;再如篆刻,尽管也是以汉字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家在创作时甚至可以先刻完某一个相同趋向的线条,再刻另一趋向的线条。那么,在欣赏美术或者篆刻作品时,也不会出现书法欣赏时的情景。由此看来,我们毋宁说书法是一种类似于舞蹈、戏剧的艺术,它们都是以历时的顺序在一定的空间内塑造形象。
应该说,书法的线性特征与造型艺术之类属是错位的,因为它揭示的是动态的创作过程。甚至与所谓艺术也没有必然的关系,因为它是由汉字的日常书写衍生出来的。但是,由于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它充分注重并应用了这一特征,将优秀的作品变成一个整体,使之前后联系、上下贯通,乃至血肉丰满。书法创作中的诸多技法规定,诸如方圆、藏露、曲直、俯仰、疾徐等等,便可以在线性的运动中找到产生的根据,进而可以解释节奏、行气、血脉等更高层面的概念。因而,我们由此可以探讨静态观察不能得到的书写规律,不但可以告诉学生每一个环节是什么形态,怎么去写,还可以告诉他们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形态,为什么这样去写,从而为书法启蒙教学设置一个更为坚实的理论平台!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书法”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属性是人们所承认的,而“什么是书法”,还没有比较一致的公认的概括。
B.汉字书写都应当遵循由左向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里、先中间后两边等书写规则。
C.书法创作也遵循着汉字书写的章法.大多是将单个字从上到下组成一行,行与行之间从右到左来排列。
D.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也是书法创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无论是高明的书家,还是一般习字者都不能违背。

下列说法不属于“书法是一种类似于舞蹈、戏剧的艺术”理由的一项是(   )

A.书法创作的过程与其他造型艺术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并不仅仅是毛笔在纸面上写出“ー”“丨”“丿”“丶”等某些单个环节的过程?
B.书法创作是连贯的,每个笔画都有从起笔到收笔的过程,写完一个笔画,为了使书写流利,还有不易被人察觉的向下一个笔画的过渡。
C.书法创作具有线性的特征,无论其如何纷繁复杂,都可以找到一个贯通始终的脉络,书写过程表现为回环往复的、不可逆转的曲线。
D.书法也是以历时的顺序在一定的空间内塑造形象,而书法欣赏有时也是循着回环往复的线条,像欣赏舞蹈一样欣赏其动态的创作过程。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书法艺术的特殊性,使书法与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相并列是不甚适当的,因为它揭示的书法创作过程是动态的。
B.书法与美术、篆刻同属造型艺术,但书法艺术的线性特征决定了对它进行欣赏的情景与对后两者进行欣赏的情景不同。
C.书法艺术注重并应用了线性特征,这使得优秀的书法作品前后联系,上下贯通,血肉丰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D.按照方圆、曲直、疾徐等技法规定,书法创作必须作线性运动,否则就无法对书法作节奏、行气、血脉等高层次鉴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古代的精英移民团:士大夫在山水之间寻找桃花源
中国古代士大夫为何喜欢在山水之间寻找桃花源?
有人说,山水是中国士人的圣经,一点不假,中国士人对山水有一种乡愁式的眷恋,乡愁是自然生命里的一份人文遗产,而那份潜藏在生命底色里的山水乡愁,才是士人精神的自由出口。而老庄哲学恰在山水与人文之间开凿了一条走向自由的通道,在审美领域筑就了一道精神独立的风景线。它对士人选择在山水间隐居的影响也异常深远。
中国士人的精神生活可以在自然山水中倘佯,也只有在山水里,精神才可能自由高蹈。山水诗、山水画、高山流水之山水乐,将人的审美诉求寄情于山水,将人文的关怀隐逸在山水里。山水远离朝廷,是隐逸者的家园。他们在这里观山阅水,吐胸中块垒,笔墨底端,别开生面,自成一文泽笃厚的审美的文化江山。这样一座文化的江山,可耕田,能读书,采菊东篱,戴月荷锄,才是士人寻找的桃花源。
而浙江永嘉优越的地理位置,楠溪江不俗的山水,是理想的桃源圣地。这块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一江入海,天然屏蔽了世外的纷扰。据《永嘉县志·疆域》记载这里的山川形势,所谓“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王权的神经末梢亦少到达,很适于寻找桃花源的士人隐居。
一个寻找桃花源的精神团队,一个宗族的隐逸,要以富庶的山水托底。楠溪江的山水,遗世独立,山高水长,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又有舟楫之利,是个殷实的盆地,足以支撑士人携带家族追求诗意于山水间的耕读生活方式。楠溪江地理隐蔽,却又天然地连山通海,为移民提供了开阔的精神领地与生活空间,至少在南宋以前,是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来此隐居的士人群体也非常有幸,穷则可独善其身,达亦可兼善天下,出世入世两方便。
楠溪江的山水有福,迎来了具有文化建设能力的、给予自然以人文关照的士人安居。正是这种精英宗族移民模式、士人精神对自然山水建构的人文山水,才使楠溪江不是落草为寇的水泊梁山,也不是自守封闭的客家围屋土楼,而是士大夫精神对山水信念的一次践履。
他们在山间溪边开田筑屋,聚族而居,创谱牒,建宗祠,将楠溪江两岸布置得诗意浓郁。泉涌如涓的水调,吟出山水绕桑榆的村韵,小桥观冷月碧落洒青石的夜晚,还有日落黄昏不如归去之牧笛奏出的幽幽乡情,这些是他们将自然的景致摄入到人文情怀的感发中,构造出的山水人文精神的画卷,而这才是士人的精神靠山。
六朝以后,永嘉建郡,中原衣冠南渡,文人墨客或访山问水楠溪江,或游宦永嘉。真是楠溪江之幸,也亏得这好山好水,才配得起这些星光灿烂般的名宿。
南朝梁太守、骈赋大家丘迟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千古俪句,名满天下。不知是永嘉名胜感发了他,还是他的文采美饰了永嘉,总之,山水之美与人文精神相映发,原本就是中国文化的诗性审美所在。魏晋之高逸,流风遗韵到南朝,也多亏了士人的精神呵护,才使得楠溪江形成了桃花源般的一个自由空间。
下列不属于士大夫在山水间寻找桃花源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中国士人对山水有一种乡愁式的眷恋,而这份潜藏在生命里的山水乡愁,才是士人精神的自由出口。
B.老庄哲学为士人在山水与人文之间开凿了一条走向自由的通道,在审美领域筑就了一道精神独立的风景线。
C.山水诗、山水画、山水乐,将人的审美诉求寄情于山水,将人文的关怀隐逸在山水里,从而成为士人寻找的桃花源。
D.山水远离朝廷,隐逸者在这里观山阅水,吐胸中块垒,笔墨底端,别开生面,自成一文泽笃厚的审美的文化江山。

下列关于永嘉山水适合隐居的原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浙江永嘉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天然屏蔽了世外的纷扰;而楠溪江的山水不俗——山高水长,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桃源圣地。
B.据《永嘉县志·疆域》记载这里的山川形势,可谓“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王权的威力无法到达,很适于士人隐居。
C.一个宗族的隐逸,要以富庶的山水为依托。楠溪江一带土地肥沃,又有舟楫之利,是个殷实的盆地,足以支撑士人携带家族追求耕读山水间的诗意生活方式。
D.楠溪江地理隐蔽,却又天然地连山通海,为移民提供了开阔的精神领地与生活空间,在南宋以前,是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来此隐居的士人群体出世入世两方便。

下列关于“楠溪江的山水有福”一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楠溪江迎来了具有文化建设能力的、给予自然以人文关照的士人安居。这种精英宗族移民模式,使得楠溪江不是落草为寇的水泊梁山,而是士大夫对山水信念的一次践履。
B.士大夫在山间溪边开田筑屋,聚族而居,创谱牒,建宗祠,将自然的景致摄入到人文情怀的感发中,楠溪江两岸被他们布置得诗意浓郁,构造出山水人文精神的动人画卷。
C.六朝时期,永嘉建郡,中原衣冠南渡,文人墨客或访山问水楠溪江,或游宦永嘉。真是楠溪江之幸,也亏得这好山好水,才配得起这些星光灿烂般的名宿。
D.南朝梁太守、骈赋大家丘迟曾高度赞美过永嘉山水。魏晋之高逸,流风遗韵到南朝,也多亏了士人的精神呵护,才使得楠溪江形成了桃花源般的一个自由空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他们不朽,无非是说他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真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们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虽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讯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作“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国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之处,也有与今人不同之处。世代相与越远,古今人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史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独尊的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他的影响会随着时易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他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是《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他对后市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释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得不是鲁国的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是孔子一家,道家老子也活了两千多年。道家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 )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尽管这个青年可能也有痛苦的遭遇。
C.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D.“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 “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是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C.魏晋隋唐是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了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办法,
C.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D.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或是把皖南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作者所说的“闪光点”的是(3分)

A.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完美的古代建筑。这些建筑和苏州的建筑基本一致。
B.“百年的砖千年的土”,看似极“土”的房屋却极具稳固性和长久保存性,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脉络。
C.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效果却优于现代的下水道技术。
D.中国很多城市的一些街道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我们长期处于落后地位而迫切希望追赶上西方,又看不到自己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点,导致我们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过度追求“高楼林立”。
B.古代社会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使得整个明代建筑的形式和规模体现出无城乡差别的特点。
C.中国建筑文明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而是由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构成的认识到这一点,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意义。
D.城市要具有竞争力,就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而这在当代中国城市中,已然不可能了。

根据原文,分析我们该如何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5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
袁济喜
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融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来,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来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
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接表现。
B.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
C.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体现在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
D.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的儒家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
B.《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兼融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
C.中国传统美学在形态上具有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
D.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学人物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他们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
B.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中。
C.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D.中国古代美学主张以审美体验为中介,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共22分)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 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纠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废墟”这一语词的错误解释。
B.中国的长城废墟凝聚着岁月沧桑,如同希腊卫城废墟一样,给人以一种“悟性的陶醉”。
C.废墟遗存往往透露着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苦,从而带给后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D.对废墟的认知事关国人审美意识的改进,也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

E.文章既蕴含着历史感兴,也渗透了现实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热望。
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4分)
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6分)
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共6分,每题2分)
乡土本色
费孝通
1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2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3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4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5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6“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7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8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 《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三段中“同样的观点”指的是

A.大学的研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B.大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
C.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
D.最好的大学教育和研究存在着无法用经济效益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高等教育无论从政府、个人还是各种资源的综合配置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因此在美国和其他的地方,目前有一种日渐增加的压力,即要求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着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应有助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因此,在哈佛,我们正在复杂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持我们称之为“开放教育”的传统。哈佛本科生在校的四年中一定要在一个主要的领域学习。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进行跨学科专业学习。根据同样的观点,请让我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我所说的基础研究,指的是一种并未考虑其实际应用性,而源于我们深入自然和人类的激情的科学研究。本世纪的许多最有实际意义的发现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学者们不是出于追求发明创造的实用性,而是探索自然界的基本知识。今天人类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可以追溯到近半个世纪以前DNA的发现,当时却很少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一发现的巨大作用。强大工具如激光、硅能、超导、卫星、光学纤维、核磁共振成像的发现,最初也并未考虑它的实际应用性,而只是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对于
知识的探索。这里我们引入需要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挑战,即如何使我们的大学适应一个有众多领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点新鲜见识的增长,均得益于全球知识渊博学者之间的合作。我们希望召集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兼容不同的观点、看法的前提下,高瞻远瞩,考察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 陆登庭)
1、对第二段中“最好的教育”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培养更具创造性,更善于思考,更有理想和洞察力的更完美的人。
B.培养大批能搞发明创造,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人。
C.既要为经济发展作贡献,更要注重对人的全面培养。
D.能适应有众多领域的世界,兼容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为推动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作贡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