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  节节高
题洞庭鹿角庙壁
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更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①       本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抒发了因“万里别”而引起的纷繁思绪、郁闷心情。
简析本词的艺术特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 轼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这首词写了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
(2)、具体说说这首词在写景上的特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注: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累:无罪被迫而死。③杜若:一种芳草。
(1)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4分)
(2)下阕抒发了吊古伤今的情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双调]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青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飓,爱杀江南。
(1)张养浩,______朝人,他的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典诗歌,有“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你认为此曲属何种意境?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3题。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

"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2.

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狭景,显得鲜明生动。
B. "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 "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 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3.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台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

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答柳恽   吴均 【南北朝】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这首诗是吴均与朋友柳恽的赠答之作,此诗源于柳恽要出门远行而作了《赠吴均诗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
1.本诗的第三至六句选取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2.从炼字的角度分析“侵”和“催”的妙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暮春    苏 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分)
答: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5分)
答:

来源:诗歌鉴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其中哪两个词最能将其表现出来?请简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景名句,特色鲜明,请你就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它也开启了“悲秋”的创作母题,请你再写出两例这样的诗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出浴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叫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鲜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绿蚁:一种美酒。②挼:搓揉。这两首词都是李清照的咏梅之作。
两首词都通过梅花写人,但创设的意境却完全不同,试简要分析。

来源:诗歌鉴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古  藤           王剑冰
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百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
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选自《人民日报》2008-01-07第16版)
联系上下文,说说“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我”为什么“吃惊”?(4分)
文章第5小节“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请联系下文说说作者对“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做了怎样的“品读”?(4分)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简析。(4分)

来源:诗歌鉴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各自描写的意象有哪些?
(2)这两首诗都通过什么相同的手法来表现不同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来源:诗歌鉴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