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2.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09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来源:2009高考诗歌鉴赏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09年江西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
答:                      

来源:2009高考诗歌鉴赏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思路点拨】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常常是描绘意象+作者的情感。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2题。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

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答:

2.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1~2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09年天津卷)
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

来源:2009高考诗歌鉴赏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1~2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1.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2.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题
(09年江苏卷)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来源:2009高考诗歌鉴赏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09年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③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来源:2009高考诗歌鉴赏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09年全国卷Ⅱ)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来源:2009高考诗歌鉴赏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09年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来源:2009高考诗歌鉴赏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题目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开头三句“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手法巧妙,请作简要分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又寄升庵①
黄峨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②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①升庵:诗人黄峨的丈夫扬慎。杨慎因直言进谏,被谴戍云南永昌县,达三十一年之久。在两地分居期间,黄峨经常写诗作词,寄慰丈夫。②自是:自然是,应该是。
(1)本诗题为“又寄升庵”,开头却是一个“懒”字,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2)结合诗歌第三、四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女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洛桥晚望
孟 郊
天津桥①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注】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洛阳西南洛水之上。
(1)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3分)
(2)这两首诗在内容上同写“观山”,但它们的主旨有何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