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B,B球固定在绝缘地板上,A球在离B球为H的正上方由静止释放下落,与B球发生对心正碰后回跳的高度为h.设碰撞中无动能损失,空气阻力不计,若( )
A.A、B球带等量同种电荷,则h>H
B.A、B球带等量同种电荷,则h=H
C.A、B球带等量异种电荷,则h>H
D.A、B球带等量异种电荷,则h=H
如图所示,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长直橡胶棒上均匀带有负电荷,每米电荷量为q,当此棒沿轴线方向做速率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棒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 )
A.vq | B. | C.qvS | D.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库仑发现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
B.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 |
物理学家们的科学发现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进一步证实了电子的存在,揭示了电荷的非连续性 |
B.把电容器的电量Q和两极板间的电压U的比值定义为电容,是基于该比值的大小取决于电量Q和电压U,且它能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
C.奥斯特由环形电流和条形磁铁磁场的相似性,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电本质 |
D.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 |
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小球A带有3×10﹣3C的正电荷,小球B带有﹣2×10﹣3C的负电荷,小球C不带电.先将小球C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再将小球B与小球C接触然后分开,试求这时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
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电荷实质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
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C |
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质量都是17.3g的带电小球,它们的半径很小,分别系在长为30cm的两根细绳的一端,两细绳的另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两个小球带的是等量同种电荷,当它们静止时,两根细绳之间的夹角为60°,求两个小球所带的电量q.(静电力常数k=9.0×109N•m2/C2)
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可看成点电荷 |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是点电荷 |
C.任何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电荷全部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 |
D.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它们可看成点电荷 |
金属导体通电时,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一段金属电阻丝的电阻为R,当在它的两端加上电压U时,则在通电时间t内通过金属电阻丝横截面的电子个数为n= .(已知一个电子的电荷量为e)
一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t1、t2时刻分别经过M、N两点,已知在运动过程中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增大 |
B.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 |
C.该电场可能是由某负点电荷形成的 |
D.带电粒子在M点所受电场力小于在N点所受电场力 |
如图所示实线是点电荷Q周围的电场线,虚线是以Q为圆心的圆,其中A.B两点在圆上,C点在圆内.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Q为正电荷,则A点场强大于C点场强
B.若Q为负电荷,则A点场强小于C点场强
C.若Q为正电荷,则B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
D.若Q为负电荷,则B点电势低于C点电势
如右图所示,当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 )
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
B.枕形金属导体上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
C.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 |
D.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