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n=,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60°射向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两光斑,求两光斑之间的距离L。
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的玻璃柱体,其横截面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的扇形OAB。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入射角照射到0A上,0B不透光。若只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AB上的光,则AB上有光透出部分的弧长为多长?
如图所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B=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在距A点为处的M点垂直AC射入棱镜,
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光线从玻璃砖的BC边射出。求:
①光从棱镜射出时的折射角;
②光从棱镜射出时的射出点距B多远。
【选修3-4】如图所示,为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一束激光a沿平行于AB边射入棱镜,经一次折射后射到BC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求该棱镜的折射率.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
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用了光的色散现象 |
C.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比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要大 |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
E.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一半圆形玻璃砖,玻璃的折射率为,AB为其直径,长度为D, O为圆心,一束宽度恰等于玻璃砖半径的单色平行光束 垂直于AB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其中心光线P通过O点,如图所示.M、N为光束边界光线.求:M、N射出玻璃砖后的相交点距O点 的距离。
如图所示,圆形玻璃砖放在水平桌面上,圆心为O,半径为R,激光束垂直OB射向玻璃砖,入射点在C点时,出射光线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在D点.已知求:
①玻璃的折射率;
②要使A点右侧桌面光斑消失,入射入应向哪端移动.
如图所示,紫光从均匀物质a通过其他三层均匀物质b、c、d传播,每层的表面彼此平行,最后紫光又进入另一层均匀物质a。在各个表面的折射都画在图中(未画出相应的反射),则:
A.b物质的折射率大于d物质的折射率 |
B.c物质的折射率最小 |
C.另一层物质a的出射光线一定与物质a中的入射光线平行 |
D.若改为红光,仍按原光线方向入射,红光有可能在物质d和另一层物质a的交界处发生全反射 |
在水面下同一深处有两个点光源P、Q,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当它们发光时,在水面上看到光照亮的水面区域P光大于Q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P光的频率小于Q光 |
B.P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Q光 |
C.让P光和Q光通过同一单缝装置,P光的中心条纹大于Q光的中心条纹 |
D.让P光和Q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P光的条纹间距小于Q光 |
一束含两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到底面有涂层的平行玻璃砖上表面后,经下表面反射从玻璃砖上表面射出后,光线分为、两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光子的能量大于光光子的能量 |
B.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光的条纹间距大于光的条纹间距 |
C.若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光也一定能使 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D.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光的临界角大 |
(1)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E、F分别为AB、BC的中点,则( )
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
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
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
(2)一根弹性绳沿x轴方向放置,左端在原点O处,用手握住绳的左端使其沿y轴方向做周期为1s的简谐运动,于是在绳上形成一简谐横波,绳上质点N的平衡位置为x=5m,经某一时间振动传播到质点M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求:
①绳的左端振动经多长时间传播到质点N;
②质点N第一次出现在波峰时,绳的左端已振动所通过的路程.
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则
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B.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
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
D.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
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代表入射角,则
A.当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
B.无论入射角是多大,折射角都不会超过 |
C.当入射角时,折射角 |
D.当入射角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
B.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
C.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光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
D.“CT”机是利用X射线从不同角度照射人体,计算机对其投影进行分析,给出人体组织照片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