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其作用是 。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
(1)A中的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A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气体 (只填一种)
(3)若有10.7gNH4Cl固体,最多可制取NH3(标准状况)的体积是 L
(NH4C1的摩尔质量为53.5g·mol-1)。
(4)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5)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 (填“C”或“D”)
(6)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人1-2滴浓盐酸,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7)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
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 (填“F”或“G”)。
[知识拓展]
(8)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并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往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你认为生石灰可用下列 物质代替(填序号)。
A.碱石灰(NaOH与CaO的固体混合物) B.NaOH 固体
C.硫酸溶液 D.石灰石(含CaCO3)
[知识应用]
(9)2010 年11月9日晚,我省宁德市一冷冻厂发生氨气泄漏事件,500 多居民 深夜大转移。假如你在现场,你会采用什么自救方法?
(共14分)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固定、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气制取及其相关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装置①制取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 .
(2)若用装置②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收集装置应选择 (填装置序号).
(3)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粒子直径在1—10nm之间)。
①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 ,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 ;
②在浓CaCl2溶液和NH3用量正确的情况下,CO2不足或过量都会导致纳米级碳酸钙产量下降,若CO2过量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不考虑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水解产生的少量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物体中不断地产生NO,用于在细胞和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
(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时,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实验中12.8 g Cu全部溶解,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________L O2才能使NO全部溶于水。
(5)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4种方法中最好的是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可通过多条途径得到氮气,常见的三种方法是:
方法一:将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纯净的氮气和铜。
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
方法三:将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加热,逸出氮气。
下列是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其它必要的仪器如: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
酒精灯等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一制氮气:氨气是用浓氨水跟生石灰反应得到,此反应最好选用(填仪器的编号)
_________作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氮气(可含有少量的水),还应使用上述仪器中的(填仪器的编号,
并按气流方向从左向右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氮气的三种方法中,方法一和方法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常被联合使用。
这两种方法与方法三相比,其优越性在于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
铜与浓硝酸反应和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不同,实验现象也不同。
⑴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药品,完成该实验,并叙述实验步骤。
药品:稀硝酸、稀盐酸、锌粒、CaCO3固体
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③
④
⑤
⑥用注射器向广口瓶内推入氧气(或空气)
(2)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 。
(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兰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 。
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 “绿色”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 。
[2012·西安交大附中一模]在学习了硝酸的强氧化性后,某学习小组进行了浓硝酸和硫单质反应的实验探究。他们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推测硫的氧化产物,提出三种假设:
I.只有H2SO4;
II.只有SO2;
III.SO2和H2SO4都有。
为了探究是哪一种情况,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流程及步骤:
①混合气体用水全部吸收后,测得无含硫、含氮化合物逸出,并将吸收液配成100.00mL溶液。
②取①中所得溶液20.00mL,加足量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0.466 g。
③再取20.00mL①中所得溶液,用NaOH溶液中和,恰好用去0.6 mol/LNaOH溶液30.00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气体中NO2气体被水充分吸收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
(2)①中配制溶液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配制的100.00 mL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
(3)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____ ___,假设_______(填“I、II或III”)成立;该实验中浓硝酸和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山东莱芜二模]为探究氨的制取和性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室制取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装置如图所示。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要在C中收集满一瓶干燥的氨气,请在C装置中的虚线上描出导管实线图,B中应装入的试剂是 ;
(3)为吸收处理多余的氨气,可选择D、E、F装置中的 装置;
(4)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他们往C装置中通入干燥氯气与氨气反应。
①若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反应产生的氯气必须依次通过盛有 试剂的洗气瓶;
②C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设计实验,检验C中生成的白烟中的阳离子 。
(本题共12分)
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箭头表示气体流向。A表示一种纯净、干燥的气体,B是另一种气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己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和干燥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Na2CO3、NaHCO3、MnO2、Na2O2、NaCl、无水CaCl2 、NH4HCO3、碱石灰等固体和蒸馏水。
根据图中装置和反应现象请回答:
(1)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丁中的干燥剂应选 ________,不选另一种干燥剂的由 。
(3)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戊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是________(吸热、放热)反应,能证明你的判断的现象是 。
(5)当己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停止给丙加热,并关闭a、b两个活塞,若将己浸入冰水中,则已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Ⅰ.某同学为了探究氯化铵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mL1mol/L的NH4Cl溶液。该同学应用托盘天平称量NH4Cl固体的质量为 g。
有以下仪器: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等玻璃仪器。
①还缺少的仪器有 ;
②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2)该同学又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了有关氨气的性质实验。
①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B中盛放的是碱石灰其作用是 ;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在氨水中滴加酚酞现象是 ;
④检验氨气的方法是 。
Ⅱ.在稀硝酸中放入足量的铜片: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将12.8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L(标
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12分)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 。
(2)学生甲用装置Ⅰ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过程在烧瓶中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在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烧瓶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3)学生乙认为,甲用装置Ⅰ实验,无法说明问题。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甲设计了如图Ⅱ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下列药品,并按下列实验步骤完成该实验。请你根据他的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药品:稀硝酸锌粒石灰石固体
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CaCO3固体
③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HNO3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④待反应完全后,将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
⑤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
⑥用注射器的针头穿过橡皮塞并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
(ⅰ)步骤①②目的是 ;
(ⅱ)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 ;
(ⅲ)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的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 。
(14分)欲用浓硝酸法(测定反应后生成气体的量)测定某铜银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资料表明:①反应中除生成NO2气体外还有少量的NO生成;②常温下N02与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N2O4液体或晶体存在。为完成测定并验证有NO生成,有人设计下图实验装置。
(1)实验开始前要先打开A部分的活塞K1,持续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再关闭K1,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反应停止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人氧气,若反应中确有NO产生,则D中应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发现,通人氧气温度的高低对实验现象有较大影响,则为了便于观察应通人_______________(填“冷”或“热”)的氧气。
(4)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在A中反应完成和D中出现现象后,还应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测得下列数据:所用铜银合金质量为15.0 g,浓硝酸的体积为40 mL,浓度为13.5mol·L-1。实验后:A中溶液体积为40mL,H+浓度为1.0mol·L-1。若设反应中硝酸既无挥发也无分解,则:
①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②若已测出反应后E装置的生成物含氮元素的质量,则为确定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
(6)实验中只测定铜的质量分数,不验证NO的产生,则在铜银合金与硝酸反应后,只需简单的实验操作就可以达到目的,请简述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 ____。
(16)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验证Cu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NO。其实验流程图如下:
(1)测定硝酸的物质的量
反应结束后,从下图B装置中所得100mL溶液中取出25.00mL溶液,用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前后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右上图所示。在B容器中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2)测定NO的体积
①从上图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选用 装置进行Cu与浓硝酸反应实验,选用的理由是 。
②选用上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完成实验并测定生成NO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填各导管口编号) 。
③在测定NO的体积时,若量筒中水的液面比集气瓶的液面要低,此时应将量筒的位置
(“下降”或“升高”),以保证量筒中的液面与集气瓶中的液面持平。
(3)气体成分分析:若实验测得NO的体积为112.0mL(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Cu与浓硝酸反应的过程中 (填“有”或“没有”)NO产生,作此判断的依据是 。
(4)实验前,用托盘天平称取的铜片至少应为 g。
(7分)下图是利用红磷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图。
(1)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红磷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
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实验说明】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锥形瓶A中盛满了氧气;管C中盛满了氮气,并放有红磷固体;试管D是空试管:分液漏斗B中装有蒸馏水。在实验时,蒸馏水不够可以得到补充。
【实验步骤】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按照上述的要求,设法填装好试剂,并连接好整套实验装置。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完善下表。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管C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对应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步骤 |
操作 |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
① |
|
现象: 结论: |
② |
|
现象: 结论: |
③ |
|
现象: 结论: |
④ |
继续保留步骤③的所有操作,并点燃 酒精灯 |
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 结论:燃烧同时满足有充足氧气与温 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
【实验反思】
Ⅰ.后续实验步骤①②③中,有一步骤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
Ⅱ.有人又认为按照步骤④进行操作,要产生步骤④的预计现象。锥形瓶A中的气体和分液漏斗B中的液体,除了可以是氧气和蒸馏水的组合外,还可以是另外的两种组合:(两种组合中的气体不同,且都不是氧气:两种组合中的液体酸碱性不同,且都不是蒸馏水)
组合l: A中: , B中: 。
组合2:A中: , B中: 。
某同学用下面装置实现铜与浓、稀硝酸反应,过程如下:
I.取一段铜丝,用稀硫酸除去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Ⅱ.将洗涤后的铜丝做成匝数较多的螺旋状。
Ⅲ.按下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化学试剂。
(1)过程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Ⅱ将铜丝做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Ⅲ的后续操作如下:
①为使浓硝酸与铜丝接触.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红棕色气体较多时,轻抽注射器使反应停止,关闭a,取下注射器。
②换入另一注射器后,打开b和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充满稀硝酸时,关闭b打开a,可见无色气体产生。稀硝酸充满玻璃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O+NO2+2NaOH 2NaNO2+H2O;2NO2+2NaOH NaNO3+NaNO2+H2O,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表示为NOx。将该混合气体通人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时,x的取值范围应为______________。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