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 群落的主要类型 / 选择题
高中生物

将a、b两种草履虫分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在成分和温度等条件完全相同的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培养产生的结果可以推断(  )

①在a、b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变化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②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a和b能够共存,但b的数目肯定多于a
③比较两种培养方法可知,实验培养条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a
④若培养体积为20ml,则单独培养a,12天后种群密度为3.2只/ml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个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某地区夏天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用昆虫信息素进行生物防治
C.图③中某种群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鼠,如果只杀死一半老鼠,就很难达到效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物种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下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物种丙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
B.物种甲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C.物种甲的数量突增,物种丙的数量一定会增加
D.物种甲、乙、丙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和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有助于缓解生物间的竞争
B.外来物种入侵某生态系统后形成一个种群,可能会造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C.研究物种丰富度只能在群落层次进行,在种群和生态系统层次中均无法研究
D.流入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随着人类过度开发海洋资源,许多海洋动物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由于世界各国大量捕鱼船频繁在海上作业,现在每天有1 000只各种鲸、海豚及其他海洋哺乳动物命丧渔网,下图为20世纪南半球鲸捕获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鲸种群处于食物链末端,获得能量多,更易生存
B.要调查某种鲸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鲸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称为种群的垂直结构
D.各种鲸的数量波动属于非周期性波动,主要由外源性因素引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最高点c点时将蝗虫一网打尽,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由于种群数量不变,所以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不会改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右图表示对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在Ⅰ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将会更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
B.在Ⅱ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捕食者的存在
C.在Ⅲ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D.随着蜘蛛的进一步捕食,害虫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崩溃
D.图④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从事农业,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表面积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
B.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因为出生率高的缘故
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因为气候和疾病等原因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忽然灭绝
D.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

(1)若图示种群每年以λ倍“J”型增长,N0为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该种群数量可表示为N t =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可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_____  __(一定、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2)若图示物种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的野生扬子鳄,当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III,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该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  _       。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_______,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
(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1 K2、O),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此时东亚飞蝗不断的聚集迁徙去追逐“绿色”,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功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曲线上的点
种群大小
(K-N)/K
种群的增长量
S1
20
0.90
18
S2
50
0.75
38
S3
100
0.50
50
S4
150
0.25
38
S5
180
0.10
18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  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经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果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B.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D.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