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
A.共生、寄生、竞争 |
B.竞争、寄生、共生 |
C.寄生、共生、竞争 |
D.共生、竞争、寄生 |
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A.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
C.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
下列实验中,最合适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 |
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
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
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 |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微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其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③②① | D.③①④ |
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种群增长曲线,对其理解合理的是
A.图中0~a段是种内斗争限制了种群增长 |
B.图中a~b段,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 |
C.该种群增长率越来越大 |
D.如果该物种是海洋经济鱼类,适当捕捞应使种群数量降至a点以下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
将a、b两种草履虫分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在成分和温度等条件完全相同的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培养产生的结果可以推断( )
①在a、b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变化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②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a和b能够共存,但b的数目肯定多于a
③比较两种培养方法可知,实验培养条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a
④若培养体积为20mL,则单独培养a,12天后种群密度为,3.2只/mL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编号 |
生态系统 |
采收对象 |
现有生物量 |
年增长率/% |
年采收量 |
① |
马尾松林 |
马尾松 |
20000m3 |
2 |
1000m3 |
② |
淡水湖泊 |
鲰鱼 |
10000kg |
34 |
3600kg |
③ |
山地 |
甘草 |
1000kg |
20 |
300kg |
④ |
滩涂 |
沙蚕 |
10000kg |
30 |
500kg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的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青霉菌与其他细菌);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
A.③④①② | B.②③①④ | C.③②①④ | D.③②④① |
某同学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三只锥形瓶,编号甲、乙、丙,各加入500 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培养液;然后用天平称量0.1g活性干酵母分别投入锥形瓶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7d,定时取样、观察和计数,计算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平均数。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取样前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使得计数更准确 |
B.甲、乙、丙三组重复实验,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
C.预期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
D.计数时需用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等 |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
B.分层现象只发生于群落中的植物,动物不具备分层现象 |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
D.群落中水平分布的生物种类有差异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较,可能偏小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 |
C.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
D.在调查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时,以多个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分析图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
A.图中的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
B.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沿着该食物网流动 |
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