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河北省、某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欧美法系中有益的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选择百姓关注、影响力大、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事件,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的独特优势,扩大法制刊物、节目、栏目的覆盖面,建设一批宣传法治文化的主阵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该市上述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启示。
材料二:“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者,治之端也”“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等法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批判继承传统法治思想的基础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要议题,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既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是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
(3)根据材料二,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为我国依法治国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拥有十几个跨境民族的云南省,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迎来了新的机遇。
材料一:云南省著名商标“园角刺绣”经历了十多年的市场化历程。“园角刺绣”的老板李洪冰发现游客对当地民族刺绣手工艺品爱不释手,决定创办手工艺品生产加工厂。他聘请三个设计师进行图案设计,产品融合了民间传统刺绣、剪纸艺术、傣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工艺,以及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刺绣技术和图案造型等多种艺术,精致美观,独具特色,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目前,该公司已拥有34项国家专利、90多个系列产品,产品畅销西部省区和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园角刺绣”发展到如今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上万人致富。
材料二:云南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商缘优势,扩大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同时辐射欧美地区,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精心策划、成功举办“感知中国·美丽云南”日内瓦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感知中国·缅句。行”系列活动,与老挝合作举办“中国·老挝”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精心打造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增进了与有关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友谊。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在国外主流媒体打造一系列《美丽云南》新闻专刊,用对象国语言办好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
挝文《占芭》、柬文《高棉》杂志等系列外宣刊物,推动广播节目和电视频道在周边国家落地,依托节庆活动、报纸和书社等载体开展文化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
材料三:2015年,中国外交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做好“和平”与“发展”两篇大文章,中国外交越来越具备大国自信。首先,“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赢。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坚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注重照顾各方舒适度,注重保持透明和开放,注重与各国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注重与现有地区合作机制相辅相成。其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不断丰富。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些理念支撑中国和平发展,也将与世界各国一道走出合作共赢的新路。
第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综合国力在亚洲重返第一大国的地位,要求中国更加切实地维护在海外不断累积的巨大利益,也要承担起更大的国际责任,在解决国际和国内冲突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愿意分享发展机遇”、“欢迎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吸引世界各国的关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园角刺绣”的成功对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云南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外交的“大国自信”源于何处,并为我国外交进一步展示“大国自信”提出一条建议。
材料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自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刚开始掀起热潮,《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品牌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然而,由于过度炒作及缺乏创新,2012年,《快乐男声》宣布停办。但是就在同年夏天,海外授权节目《中国好声音》却意外蹿红,使“选秀”再回大众视线,开启了选秀节目的新时代。此后,《中国好歌曲》、《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火热开启,又一次掀起“海外模式引进”的新热潮。中国电视节目行业开始思考如下问题:是否引进海外成功模式即可获得收视收益双丰收?引进过程中对模板的原样移植和本土改良孰轻孰重?国内电视节目在洋为中用之后将如何应对长远的未来?
材料二:2014年9月27日是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也是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纪念日。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10年来,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儒学正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孔子学院快速发展,成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互鉴的响亮品牌和重要平台,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奔跑吧,兄弟》等节目引进海外模式能够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儒学走向世界主要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3)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需要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以“继承”“交流”“文化强国”为关键词写一份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主题鲜明,条理清晰,措施得当,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获诺奖,网上一片沸腾。中医文化西医文化之争又起,由此又是一番沸沸扬扬。85岁高龄的屠呦呦教授在北京的家里接受了记者采访。她说,自己是看了电视才知道获奖的。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药文献引导现代科学研究的好例证,也是中医药献给人类健康事业的一份礼物。西方有的学者指向了青蒿素是否是中药,从而质疑中医是否科学,西医文化应该代替中医文化。然而绝大多数科学家称屠呦呦获奖“有利于中国和世界认识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应该保护文化多样性,让中西医文化互相交流,借鉴,融合,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为什么要保护文化多样性? ( 8 分)
(2)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 12 分)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对于提升公民综合素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然而,当今国人的阅读现状并不乐观:国民阅读率偏低,社会阅读氛围不浓,阅读的碎片化、快餐化、娱乐化、功利化等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继党的十八大和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材料二:倡导全民阅读,需要有好书可读、有方便借阅和购买图书的地方。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需要政府部门、出版商、图书馆、书店和社会组织等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学会放慢脚步,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给自己一些与灵魂对话的契机。
(1)结合材料一,分析“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3)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某校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请你为此撰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中国的改革一直在路上,2014年中国再一次高举改革的旗帜,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话题再一次引起社会热议。
热议一:教育改革
2014年,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各项新政不断出台,让人耳目一新。高考改革落地,职教改革提速,校园足球“升级”,义务教育力争实现“无择校”等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热议二:价格改革
居民们最关注的关系千家万户生活的价格改革也是近年来政府不断进行改革探索的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是为了切实形成一种由市场需求定价、“有升有降”的合理价格机制。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有利于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合理的价格信号促进市场竞争,破除垄断,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以结构性改革的成效推动转方式、惠民生。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价格改革的依据。并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如何推进改革?
材料:“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2015年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一路”战略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为目的,受到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热情欢迎。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热烈欢迎的原因。
(3)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一带一路”的文化价值。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着力推动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走下去,努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材料二: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发展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明确了北京“文化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
(1)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阐述京津冀三地发展为什么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2)打造“文化中心”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优势 |
措施 |
理论依据 |
示例:拥有故宫等7项世界文化遗产和7000余处文物古迹 |
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 |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
拥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众多文化会展场地 |
利用会展场地平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
① |
拥有以798艺术区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全国最大的文化市场 |
② |
③ |
北京高校林立,拥有200多家科研机构 |
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 |
④ |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递的不仅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西域的苜蓿和葡萄、南亚和东南亚的奇珍异宝、欧洲的玻璃和雕塑,还有各地的音乐、绘画、舞蹈、宗教,以及甘英出使大秦、马可波罗访问元朝、郑和下西洋等中外交流创举,为当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互通、人文沟通交流创造了条件。我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经济、文化、商贸友好交流传统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为各国间的人文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材料二: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中亚经济大致相当于中国30年前的水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据估算,丝路基金与亚投行要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至少需要融资约21万亿元。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5万多亿美元的对外金融资产,对外直接投资却仅有5000亿元左右,资本配置不尽合理也不够多元化。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使命所在。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有益于打破固有的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提到崭新高度。这就是要通过经济纽带将各个区域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的互联互通。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中华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如:可使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领域的合作更加密切。可以向许多国家提供技术和设备,输出我国价廉物美产能巨大的日常用品。可将政策重心放在中西部地区,增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动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一带一路”构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体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丝绸之路精神,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在今天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对待异国文化和本民族文化。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中从容铺展。
材料一: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洲和欧洲、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纽带。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曾得益于东方古代智慧的滋养,亚洲的现代化进程更离不开向欧洲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成果的学习,促进了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材料二: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继承和弘扬这一精神,不断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交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促进不同文明共同发展。
(1)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必将出现各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对待民族多元文明的碰撞。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继承和弘扬丝路精神。
(3)结合实际,请你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自己的可行性对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在美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困扰。影片男主人公的儿子感冒,恰逢爷爷来美探望,于是爷爷使用了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刮痧,来治疗孙子的病。而这被美国人认为是不合儿童保护法的,于是福利院的人员将孩子强制抱走,剥夺了其父母的抚养权。
法国漫画杂志《查理周刊》此前屡次刊发有关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争议漫画,触怒穆斯林。1月7日,2名穆斯林枪手袭击《查理周刊》,杀死12人。袭击过后,《查理周刊》再度以穆罕默德为题发表漫画,在南亚地区引发诸多游行示威。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
(2)有同学从文化冲突事例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冲突。”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理由。
(3)请为我国文化安全宣传教育策划两项活动,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自2004年正式进入中国,刚开始掀起热潮,《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品牌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然而,由于过度炒作及缺乏创新,2012年,《快乐男声》宣布停办。但是就在同年夏天,海外授权节目《中国好声音》却意外蹿红,使“选秀”再回大众视线,开启了选秀节目的新时代。此后,《中国好歌曲》、《奔跑吧,兄弟》等节目火热开启,又一次掀起“海外模式引进”的新热潮。中国电视节目行业开始思考如下问题:是否引进海外成功模式即可获得收视收益双丰收?引进过程中对模板的原样移植和本土改良孰轻孰重?国内电视节目在洋为中用之后将如何应对长远的未来?
材料二:2014年9月27日是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也是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纪念日。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10年来,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儒学正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孔子学院快速发展,成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互鉴的响亮品牌和重要平台,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奔跑吧,兄弟》等节目引进海外模式能够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儒学走向世界主要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3)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需要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以“继承”“交流”“文化强国”为关键词写一份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主题鲜明,条理清晰,措施得当,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
“一带一路”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
材料一:
图:2010-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及外汇储备情况(单位:亿美元)
注:中国外汇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的30%,居世界第一。
表:2012年、2014年中国五大产业产能利用率状况(%)
|
钢铁 |
水泥 |
电解铝 |
平板玻璃 |
船舶 |
2012年 |
72 |
73.7 |
71.9 |
73.1 |
75 |
2014年 |
71.9 |
低于70 |
70 |
63 |
60 |
注:产能利用率是指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国际产能利用率正常水平为81-82%左右。高于85%表示产能不足,75%以下表明产能过剩严重。
材料二:“一带一路”涵盖欧亚非50多个国家,涉及人口占全球63%,区域经济量占全球29%,其中发展中国家居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较差,提升空间巨大。很多国家缺电、缺道路、缺资金,互相间的交往不顺畅,发展差距大。
材料三:“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中国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率先提出的,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路精神,积极推进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要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重点圈定西北、东北、西南、沿海、内陆等18省市,明确各自的定位及对外合作重点方向。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三,应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开展文化交流的依据。(10 分)
材料一:2012年被称为“微博崛起年”。许多政府部门开通微博,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大批网友登录微博,反映民情、民意。“微博问政”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畅通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增强了公民的幸福感,让人民共享民主进步的成果。
材料二:2013年2月26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等率团访问大陆,会见新上任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堪称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两岸经贸,观光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中,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哺育滋养着两岸中国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两岸同胞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共同奋斗目标,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微博问政”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作用。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