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探究题
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对连续两年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做了如下解释:
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
(1)结合总理的解释,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倡导全民阅读有何意义?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阅读”日益盛行。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方便快捷、生动、轻松等特点,但往往浮光掠影,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应如何看待快餐式阅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法律文化渊源久远,积淀于整个社会中的法律文化传统博大精深。“君权至上,法自君出”、“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治国先治吏”、“等级有序,刑不上大夫”等,既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方法与措施。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沿着其特有的轨迹缓慢演进:西周、春秋时代以“礼治”否定了殷商时代的“神治”;战国、秦朝的“法治”否定了春秋时代的“礼治”;西汉至清朝的“礼法合治”或称“德法合治”又是对秦朝“专任法治”的否定。鸦片战争以后,开始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今天,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这一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互动同在,合力勾勒出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传统法律文化对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2)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轨迹。
(3)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如果你就这一问题在班级演讲,请拟定你演讲的两个核心要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有序展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国有企业改革列入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的重点内容,强调要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将出台文件,对国企改革进行顶层设计。
材料二: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中国高铁以其系统技术全面、设计时速高、建设成本低、建设工期短等优势,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一张最亮的名片,在坐实国内轨道交通市场、建成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的同时,开始营销国外。面对当前中国高铁“走出去”难得的历史机遇.2014年底“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宣布合并,合并后的中国高铁将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走向世界。
(1)我国为什么要重视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高铁的发展对搞好企业经营有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非洲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
材料一:“一带一路”为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东部地区多重因素的影响,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已是强弩之末,低端制造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的地区逐步转移已是大势所趋。李克强指出,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一带一路”将政策重心放在中西部地区,有利于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增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动力。同时,“一带一路”有利于实现我国资源、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同时也为保障海上资源能源运输线的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二: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中,习近平表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宣布将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早投入运作,同时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这些获得APEC会议成员的一致同意,同许多经济体都有战略契合点。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正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反对“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从各国互助互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平等协商、相互尊重、携手共建现代丝绸之路和全球新秩序。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什么会赢得APEC会议大多数成员国的广泛赞赏与支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对加快物流业发展作出部署。
材料一:表1、2009~2013年我国物流业发展情况


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衡量一国物流业发展水平和效率的标准。当前,发达国家这一比率在8~10%之间,全球平均水平约为11.5%。
材料二: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目前,我国物流业整体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物流企业“小、散、弱”的格局并未彻底改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高效、顺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条块分割与无秩序竞争并存。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为解决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9—2013年某省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增速对比

材料二:江苏省政府加快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要素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把改革创新贯穿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各个环节,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上着手拆除城乡分割的樊篱,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断提高。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配套改革等。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依据材料一所体现的信息,分析材料二中江苏省政府有关举措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月1日,主题为“涅槃:适应新常态,凝聚新共识”的第三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在福州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两个特点:一方面,中国经济CDP增速进入下行通道,转入中高速或中速增长;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增长转型。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根据材料,从“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角度,分析新常态下我国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中国遭遇十面“霾”伏,“PM2.5”构成了中国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空气中的PM2.5主要自于工业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对此,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出台和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10条”,采取严厉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体目标为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繁重艰巨,要坚定信心、综合治理,突出重点、逐步推进,重在落实、务求实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按照本行动计划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狠抓贯彻落实,确保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如期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应如何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法治信仰是法治的灵魂,公民普遍的法治信仰是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保证,也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真正的法治并不完全取决于法律条文有多么复杂严密,也不完全体现在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
(1)结合材料,从公民和政府的角度,就如何培育公民对法治的信仰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我国立法法的修改过程:

2012年3月——2014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着手立法法修改研究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2014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初次审议草案, 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14年1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二次会议对草案进行再次审议。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第二次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收到意见和建议5万多条
2015年1月
将草案发送全国人大代表。根据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对草案作了修改完善
2015年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汇报,就进一步修改完善草案作出重要指示
2015年3月
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对草案进行审议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对我国立法法修改过程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经济学常识]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等理论。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1)请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关系。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华盛顿政府《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法律适用于任何生活在美国境内的人,美国各州法律只适用于该州居民。根据美国《宪法》,国会无权废除一个州,也没有任何一个州可以僭越只有国家政府才可以行使的权力。事实上,在美国所实行的联邦制下,美国宪法是国家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威所在。反过来,宪法也反映了美国人民的意愿,而人民的意愿是民主政体中的最高权力所在。
材料二:在一个联邦制国家,国家政府有明确的权利,对对外事务有完全的主权。但是,在国内事务上如何行使权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根据宪法,美国政府在管理州际和对外贸易、造币、移民归化、维持陆军部队或者海军部队等事务上,拥有非其莫属的权力。在上述这些领域,国家利益显然超越各州利益,因而在这些领域的权力也相应地归属国家政府。国家政府还具有解决两州或多州争端、解决不同州公民之间争端的司法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联邦制具有哪些特点?
(2)有人由材料二得出“美国的联邦制确实可以很好地维护美国人民的利益”的结论。你赞同吗?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对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
(2)运用人生价值观知识,谈谈作为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国人应如何担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2月15日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它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被视为对传统信息化的重新定义,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在内,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正在社会生产、生活各部门扩散和应用,既与传统产业碰撞出新的火花,又让中高端制造如虎添翼,更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互联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了众多就业创业的机会与岗位,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给党和国家提高治理能力提供了途径,平台与支撑。
材料二:我国经济进入经济新常态。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创新驱动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益来实现集约增长方式,用技术变革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行动中科技发挥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适应经济新常态为什么要让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新引擎?
(3)创新驱动,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中学生,要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从认识论角度请你提出方法论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 一辆车所有配件的价格之和与整车售价的比值形成了“零整比”指标,反映着汽车的维修成本。按照全球汽车业标准为300%,但在中国销售的国外豪华车通常超过400%,奔驰一款车“零整比”以高达1273%“夺冠”,也就是说如果维修更换该车型所有配件,费用相当于购买12款新车。
材料二: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在华车企的反垄断调查情况,奥迪、奔驰及日本的12家车企都在被调查名单之列。经调查取证:部分在华车企及经销商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限制市场竞争;控制下游售后市场的零部件价格以及维护保养价格;以“售后服务”为名收取PDI售前检测费,投机价格欺诈;操纵进口车在华销售,与国际市场不相衔接。业界人士评论:垄断调查也倒逼中国车企加快修练‘中国功夫’,在自主品牌上快马加鞭,迎头赶上。
材料三:反垄断法常常被视为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宪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需要,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核通过《反垄断法》,法律规定承担反垄断执法工作的机构由国务院依据职权自主确定,同时,考虑到执法的统一性、公正性,反垄断法要求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明确规定了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及其工作程序,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时建中评论:反垄断法的实施也将考验执法部门能否保持竞争中立的立场,使得反垄断执法成为一种常态。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针对汽车领域反垄断调查的经济学意义。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人大和政府如何协调一致开展工作让反垄断调查成为一种“常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