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

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70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都体现了民主集中的政治原则
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下列中国事件与俄国这一“过渡”性质相类似的是

A.国民大革命   B.抗日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三大改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某次会议后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由此可以判断出毛泽东所说的“某次会议”的影响是

A.中共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 B.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C.中共进入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 D.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闯关东”(华北人口迁居东北)是我国近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之一。下表是20世纪前半期迁入东北的年平均人口数量及其原因解读,二者对应正确的是

A
1923~1930年,60万人
受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大量失业人口迁入寻求就业
B
1931~1936年,5万人
日本侵占东北后限制内地人出关,迁入人口大幅减少
C
1937~1941年,50~60万人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在东北爆发,国共合作出关作战
D
1941~1942年,110万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东北人返乡,迁入人口达到顶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英文刊物《密勒士评论报》曾写到:“(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此处强调的是

A.土地私有的必要性 B.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C.内战胜利的可能性 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色旅游是在2004年底时正式提出的。以下中共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其中以三大摇篮即①人民军队的摇篮②中国革命的摇篮③ 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 ,更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璀璨瑰宝。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

A.①这支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
B.②此地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③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①延安 ②瑞金③遵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0年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即《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表明(     )

A.当时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依然存在
C.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
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出现了重大失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争题材的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战争题材电影所反映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长征》 ②《八月一日》 ③《战略决战》④《渡江战役》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尚未找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B.他基本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C.他看到到工农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文中描述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5年8月,蒋介石说:“我们本部十八个省份哪怕丢了十五省,只要川滇黔三省能够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的强敌,恢复一切的失地。”这反映出国民政府(    )

A.为纵容日本侵略寻找借口
B.战前即已在构想抗战战略
C.准备抗战爆发后消极抵抗
D.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援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路线图。与此对应的革命发展趋势是

A.从学习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B.从进攻城市转向农村发展
C.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D.从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5.24)这说明当时(  )

A.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是指

A.开展土地改革 B.进行万里长征 C.工农武装割据 D.实施武装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最早可能出现于

A.九一八事变前 B.西安事变前
C.八一三事变后 D.重庆谈判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