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材料中的“这时”应指(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战争题材的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战争题材电影所反映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长征》 ②《八月一日》 ③《战略决战》④《渡江战役》
A.②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①④③ | D.④②①③ |
毛泽东在某次会议后说:“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由此可以判断出毛泽东所说的“某次会议”的影响是
A.中共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 | B.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
C.中共进入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 | D.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闯关东”(华北人口迁居东北)是我国近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之一。下表是20世纪前半期迁入东北的年平均人口数量及其原因解读,二者对应正确的是
A |
1923~1930年,60万人 |
受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大量失业人口迁入寻求就业 |
B |
1931~1936年,5万人 |
日本侵占东北后限制内地人出关,迁入人口大幅减少 |
C |
1937~1941年,50~60万人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在东北爆发,国共合作出关作战 |
D |
1941~1942年,110万人 |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东北人返乡,迁入人口达到顶峰 |
1935年8月,蒋介石说:“我们本部十八个省份哪怕丢了十五省,只要川滇黔三省能够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的强敌,恢复一切的失地。”这反映出国民政府( )
A.为纵容日本侵略寻找借口 |
B.战前即已在构想抗战战略 |
C.准备抗战爆发后消极抵抗 |
D.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援助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
A.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
C.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阔”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②①④ | D.④③①② |
20世纪30年代,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 B.七七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 D.淞沪会战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 D.长征胜利,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C.北伐战争 |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
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
B.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 |
C.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A.九一八事变前后 | B.一•二八事变以前 |
C.西安事变前后 | D.八一三事变以后 |
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 B.红色政权的建立 |
C.抗日战争的爆发 |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