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学说强调“屈君而伸天”,其中,“天”是由儒者按儒家思想来解释的。这一思想的作用在于
A.使儒者取得了高于皇权的地位 | B.使君主须尊“儒术”为正统 |
C.杜绝了皇帝滥用权力的现象 | D.使儒者丧失了学术独立性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一个国家的民情、民风、民俗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法律特征。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的了解,你认为传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 )
A.以礼入法,礼刑结合 | B.西学东渐,中西结合 |
C.注重伦理,三教合一 | D.尚法自然,无为而治 |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
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官僚政府所获得的支持,主要来源于社会习俗和社会价值观。属于这种“社会价值观”的有:
①三纲五常 ②因行称义 ③天赋人权 ④君权神授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元杂剧《窦娥冤》中窦娥含冤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主要体现了
A.佛教的顺应自然 | B.法家的严刑峻法 |
C.道家的无为而治 | D.儒家的天人感应 |
假如你是西汉中期的一位学生,想去长安投考太学,那么你做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包括
①《诗经》 ②《春秋》 ③《道德经》 ④《礼记》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 |
B.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 |
C.强化君主专制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 |
D.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 )
A.孔子、董仲舒 | B.韩非子、董仲舒 |
C.荀子、孟子 | D.商鞅、孟子 |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展 | B.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
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 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 D.宋朝程朱理学 |
高二历史课上,老师让学生用一句最准确的话评价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深远的影响,下列你认为最贴切评述的是 ( )
A.甲:思想上的大一统带来了中国历史政治上长久的统一 |
B.乙: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核心,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
C.丙:重视儒学家参入政治,儒学之士成为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 |
D.丁: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 B.朱熹 |
C.李贽 | D.王夫之 |
据最近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鲁邦大旱》记载,孔子认为,鲁国发生大旱是由刑、德之失而起,应当进行祭祀求雨。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一观点的是( )
A.孟子 | B.董仲舒 |
C.荀子 | D.朱熹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