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
下列属于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的观点是( )
A.“不尚贤,使民不争” |
B.“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C.“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李贽认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
A.是对君主权威发出的公开挑战 |
B.明确指出孔子论断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
C.是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反映 |
D.是对理学传统观点的全面否定和抛弃 |
有一位古代的思想家这样论述政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功盖天下却从不居功,教化惠及万物,而人民不觉得有所依赖,有功德而不能用名称说出来。”这位思想家最可能是
A.老子 | B.韩非 | C.董仲舒 | D.王夫之 |
唐甄在《潜书》中写道:“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其结果是“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而公卿们也因为“罕得进见,”往往“于斯之时,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于九州。”针对这一问题当时思想家提出的对策是
A.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 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
C.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 D.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
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制天命而用之 |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
明代前期的“台阁体”诗歌紧密结合理学,反映上层官僚的审美情趣。明代后期,出现了倡导个性自由,要求摆脱礼教束缚的诗歌。下列与明朝诗风转变存在关联的是
A.专制制度削弱 | B.心学影响扩大 |
C.西学东渐 | D.商品经济繁荣 |
王夫之设计了“环相为治”的机制:由宰相任免谏官,天子任免宰相;宰相对天子负责,谏官对宰相负责,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下列对这一机制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限制君权的要求 |
B.决策权在天子手中,难以实现真正的制衡 |
C.否定了君主制度 |
D.参照古代的制度设计,缺乏实质性创新 |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 | B.程颐 |
C.王阳明 | D.黄宗羲 |
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不正确的评价是( )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
B.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
C.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D.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
“正是在实学思潮的荡涤下,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理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材料反映出( )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
B.由明入清儒学发展受挫 |
C.实学—理学—经学是宋至清儒学的发展路径 |
D.清代学者力图恢复先秦儒学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