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高中历史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指朱元璋)罢丞相始也。”据此可知,黄宗羲主张( )

A.反对纲常名教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限制君主权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

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材料反映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李贽 C.王阳明 D.黄宗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产生的根源在于( )

A.他们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B.明清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李贽反对君主专制的表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明清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是()

A.否定君主制 B.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C.实行君主立宪 D.推行三权分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他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的空疏与无能,他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材料中的他是()

A.程颐 B.王阳明 C.黄宗羲 D.李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首,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主张()

A.人文主义 B.仁爱精神 C.尊重人性 D.个人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导致明清产生具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益没落之外,还主要在于()

A.古代西学东渐带来的影响
B.出现了一批黄宗羲这样的思想家
C.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相对安定
D.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下列主张或成就与他相关的是()
①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
②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③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④其思想被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