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17世纪前后),传统的民本思想演化更革,走到近代民主的边缘,这便是“新民本”思想。它既不同于传统民本,也不同于近代民主,而是二者间的中间形态”。下列关于“新民本”思想阐述正确的是( )
A.反对暴君和颂扬明君来约束君主的不良行为 |
B.以“贤人政治”修正君主制度,非以民选的议会政治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
C.“民”具有新的内涵,主要包括城市工商业者、市民、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士人 |
D.其思想与西方君主立宪有相似性,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较深 |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 )
A.李贽 | B.顾炎武 | C.黄宗羲 | D.王夫之 |
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
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 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
近代中国某思想家撰文疾呼:“所谓立宪者,固将有上下两院,……今上院之法定议员,谁为之耶?其曰皇族,则亲王、贝子是已;其曰贵族,则八家与内外蒙古是已;其曰高僧,则卫藏之达赖、班禅是已。是数者,皆汉族之所无而异种之所特有,是议权仍不在汉人也。”该思想家应是
A.林则徐 | B.康有为 |
C.谭嗣同 | D.章太炎 |
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
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 | B.启蒙思想已有萌芽 |
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 | D.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
清末,闽南华侨郭有品创办了“郭有品天一信局”,设总局于龙溪县流传社(即天一总局),主要经营吕宋(今菲律宾马尼拉)与闽南之间的华侨银信业务。“天一总局”的“天一”取自汉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即“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合一”。与“天一”思想相似的不包括(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B.“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
C.“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
D.“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
A.抗清斗争高涨 | B.宋明理学兴盛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西方思想的影响 |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 B.宋明理学兴盛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西方思想的影响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
李贽被称为明代“文艺复兴”的领路人,其思想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思想的相似点有
①挑战正统权威 ②反对神权统治 ③提倡个性解放 ④批判君主专制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
顾炎武以一种历史自觉,对传统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负面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条可以为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已有耻”的道德底线和一系列基本原则。这里,顾炎武所遵循的“道德底线”或“原则”是指( )
A.忠君爱民,保国有责 |
B.“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
D.以天下为己任,“经世致用” |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 |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
C.建立君主立宪制 | D.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 |
下面是顾炎武《日知录》部分内容摘录。据此可以判断,顾炎武主张( )
A.以民为本,实行“仁政” |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C.强调“法治”,君臣平等 |
D.限制君权,实行“众治” |
思想家顾炎武说过:“文切世务,画写故实,学问当有益于天下。”他在绘画领域中痛责文人画的“任意师心,卤莽灭裂,动辄托之写意而止”的风气。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顾炎武全面否定文人画 |
B.其绘画理论受西洋画风影响 |
C.反映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 |
D.强调文学艺术要为政治服务 |
王国维将整个清代学术的发展脉络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下列对“国初之学大”的理解准确的是
A.明季遗儒,惩明儒之空疏无用,其读书以大义为先,惟求经世,实学以兴 |
B.雍乾之世,网罗日密,文字之狱屡起……学者怀抱才慧,遁于声音训诂以自隐 |
C.自外域之学输入,举世风靡,既见彼学足以致富强,遂诮国学而无用 |
D.外侮踵至……公羊家言三世改制之说,尤与变法相吻合,故外托今文以自尊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