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请判断该学者是(      )

A.程颐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来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主旨是(    )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B.主张理性独立思考
C.发展经世致用之学 D.极力推崇程朱理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贽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 “当大喜,何耻为”,倡导婚姻自由,这是反对儒家思想中的

A.致良知 B.格物致知
C.存天理,灭人欲 D.克己复礼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
C.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D.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贽认为“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由此,李贽认为文学“满场是假”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政权加强对思想领域的控制
B.世人失去了“童心”“真心”
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伦理道德
D.“理学”思想束缚了民众的言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存天理,灭人欲”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顾炎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清时期,部分官僚士大夫讲求“实学”,“经世致用”开始表现为“精于机器”“性喜制造”,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     )

A.工商皆本 B.师夷长技
C.实业救国 D.立宪改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有感于此,顾炎武(    )

A.发奋研读孔孟之书 B.号召人们多学程朱理学
C.抨击封建专制种种弊端 D.深入实践求真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维新人士谭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革命党人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明白宣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孙中山等则抽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分发革命同志。这主要是因为王、黄、顾的思想

A.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的性质
B.打破了宋明理学的官方统治地位
C.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D.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主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自由
C.认为儒学不能经世致用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三者的共性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