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 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将清代学术的发展脉络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下列属于道咸以降“新学”的开创性著作是( )
A.《明夷待访录》 | B.《海国图志》 |
C.《孔子改制考》 | D.《天演论》 |
明清之际,一些学者用汉代学者为先秦经典所作的注释重新解释儒学, 其意在( )
A.进一步巩固孔子的圣人地位 | B.恢复汉代儒术的主流地位 |
C.对儒家学说进行继承批判 | D.动摇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毛泽东曾经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因此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
A.否定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 B.始终不能冲破儒家思想的羁绊 |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 D.提出了完整的近代民主政体构想 |
《中西方哲学之比较》中指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指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们则有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这样的设想。……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以上材料可以说明①16至17世纪的中西方启蒙思想主张日趋成熟与质变②经济水平的差异是中西方思想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③中西方思想主张的不同反映了社会形态上的差异④黄宗羲们的主张局限于封建范畴,孟德斯鸠们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
道家反对战争,主张顺应和尊重自然,希望统治阶级无所作为 |
B |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
反映了“君权神授”思想 |
C |
明朝王良(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 |
与李贽的某些思想相似 |
D |
“民主君客 ”论、“天下之法 ”论、“工商皆本 ”论和“公其非是于学校 ” |
说明黄宗羲从反清民族主义升华到反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
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都穆《听南纪谈》、(清)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学风的支持 |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
李贽在谈及《藏书》时说:(此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该书( )
A.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
C.指斥封建等级观念 | D.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
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 )
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②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③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 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巨著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
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 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 |
C.理学家们的空谈性理 | 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而清人戴震指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礼杀人”。这说明封建思想文化
A.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
B.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消极的 |
C.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
D.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 )
A.朱熹 | B.程颐 |
C.王阳明 | D.黄宗羲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