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文艺复兴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思想观念的变化与更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明中期起,社会各阶层的表、食、住、行,纷纷突破明初礼制的等级界限,出现违禁犯分的现象,并由俭朴走向奢靡,呈现商业化和世俗化的趋势,而到了明代晚期。这种趋势越演越烈。
从明中叶以后,私家园林开始大规模兴建,形成我国私家园林的全盛时期。在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的刺激下,江南的某些目林,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种植经济作物,甚至养鸡鸭鹅,蓄鱼数万头,有的产品还投放市场。“又从海外的红薯异种,每一本可植二三亩,每亩可得薯一二车,以代粒,足果百人腹”。
——摘编自《明代晚期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消费》
材料二 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遭而适人之遭,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秕康。
——李贽《焚书》
材料三 佛罗伦萨上层社套人士的生活和花园是密切相关的……鲍维尔曾经这样评价花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说任何一个给人们带来美好感觉的花圈都像是一座造物主赐给人类的避难所,在这里人们可以体会到爱的伟大和深邃。
1527年,威尼斯的一位外交宫曾经这样评价“建造这些花园尽管需要巨额的开销,但是他们所营造的景致却是超乎任何人的想象力……”在当时,几乎每个中产阶级家庭都以拥有自家的花园为荣。
——梁静《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花园与人们的生活》
(1)概括材料一的经济现象。
(2)指出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3)同时期的欧洲,和材料二相似的思想也已发展为一股强大的潮流。结合材料三,对这一欧洲思想潮流的核心内容进行简要评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在疆域辽阔和国势鼎盛两方面,汉代中国都与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并驾齐驱。
——伯恩斯、拉尔夫合著《世界文明史》第Ⅰ卷
材料三 漫画

材料四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

材料五 一九七二年二月十七日,在白宫门前的草坪上举行了尼克松访华前的欢送仪式。尼克松说:“尊敬的副总统、国会及内阁成员,尊敬的各位来宾,我向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要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新闻记者们,这几天来他们向全世界传递着白宫的信息,这正如我7月15日在这里的演讲一样,我宣布了这次(去中国的)访问,这次是和平之旅。我们不奢求通过一周的谈判,扫清中美几十年来的外交中的障碍。十月份在周总理和基辛格的谈话中说到,美国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也是伟大的民族,两国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处世哲学,不应该阻止中美在外交上达成共识。展望未来我们必须认识到,中美政府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还将继续存在,但是我们必须做得是保留既有的差异,又不成为敌对国。如果这次访问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世界将会变得更安全,尤其是那边的孩子们,可以在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下成长。我希望后人会用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留在月球上的那块纪念碑上写的‘我们为了全人类的和平来到这里’,用这句话把我的这次里程载入史册。谢谢,再见!”
——档案解密1972(五)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丝绸之路的作用和罗马帝国统治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从世界地位的角度理解材料二。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文艺复兴与漫画图2反对的对象有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00年到1900年间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迅速的情况、原因及其特点。
(4)根据材料五和你所知,指出尼克松这次访问中国的有利条件,并用后来的史实证明中美两国的这些差异“继续存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运动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1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她仅用40多年时间(1871~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社会的时代特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表现形式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3)依据材料三,简要概括17~19世纪世界科学中心的三次转移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市场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对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 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 000吨;两者合计38 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 000至10 000吨之间。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1/4至1/3。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袈裟布

10.68
4.98
棉布

6.94
4.86

洋货入中国则输半税,土货出外洋,则加重征。资本纵相若,而市价则不相同,洋货可平沽而土货必昂其值,颠倒错紊,华商安得不困,洋商安得不丰。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 1814~1835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加了62倍,同期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了3/4。1840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询问英国商人麦尔维尔“英国工业是不是已经取代了印度的手工业”时,后者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基本上是从1814年起。”“英国工业排挤了印度工业是不是说印度现在的供应主要依靠英国厂家的商品?”“我认为是这样……我毫不怀疑,他们的重大灾难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打乱了印度的工业。”
——摘编自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材料三 1573年,对后来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两个观念上的变化已经发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工业革命,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推动了今天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体系。
中国这种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明末已经开始,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市场迅速扩张,在全国市场形成以后,实际上就是发展到世界市场上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的白银货币化直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
材料四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地、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以后,法国与英国、比利时、德国等签订一系列自由贸易条约,将本国的经济完全纳入世界市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棉纺织业“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4)根据材料四,概括当时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完整内涵,并指出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当代中国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争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l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全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3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在方式上的区别。你怎么看待材料三中的现象?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及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0年7月,在华盛顿大学的中美学术合作会议上,他(胡适)以“中国传统与未来”(Chinese Tradition and the Future)为题所作的公开演说中,最后一次试图将文艺复兴的概念,系统地应用到中国史上。他对五四之前的中国历史,总计区分出三次文艺复兴。第一次是第8与第9世纪中国文学的文艺复兴,那时白话开始出现在禅僧的诗与语录中。第二次文艺复兴出现在哲学。这里,他主要是指第11与第12世纪新儒学的崛起。第三次文艺复兴是第17与第18世纪的“学术复兴”,那时人文学者开始使用“科学方法”大规模研究古籍与史籍。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材料二:《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1918年一群北京大学学生,为他们新发行的月刊型杂志所取的名称。他们是在我国旧有传统文化中,受过良好熏陶的成熟学生;他们在当时几位教授所领导的新运动里,立即察觉到它与欧洲丈艺复兴有显著的类似性。下面几个特征特别使他们回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首先,它是一种有意识的运动,发起以人民日用语书写的新文学,取代旧式的古典文学。其次,它是有意识地反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与制度的运动,也是有意识地将男女个人,从传统势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理性对抗传统、自由对抗权威,以及颂扬生命和人的价值以对抗压迫的一种运动。最后,说来也奇怪,倡导这一运动的人了解他们的文化遗产,但试图用现代史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来重整这一遗产。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运动。
——胡适《中国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所指的中国古代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新儒学”指的是什么?列举其主要代表人物并说明“新儒学”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新运动”指的是什么?比较该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相似性出现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人们应处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海国图志》问世后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几乎在同一时期,《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1)恩格斯所说的“巨人时代”是哪一时期?为什么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时步的变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主张?从这个角度分析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国图志》在国内所处境地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学子多来自官宦之家。由于政治腐败,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归入学部。
——《中国古代教育史话》
材料二 不同于中世纪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多为个人、教会所办,注重人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为世俗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此人文主义教育家对当时教育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革新,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教育。学校主要是贵族子弟,人文主义教育家以古代希腊的体育传统为依据,主张通过一般体育和军事锻炼发展学生的体格。一方面仍然进行虔信上帝的宗教道德教育,同时又强调培养勇敢、勤勉等品质的世俗道德教育。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大学,不仅汇聚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而且拥有一批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在传递着近代科学思想。这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产生了第谷、开普勒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人物。
——《外国高等教育史论集》
(1)比较清代的中国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向、管理体制上有哪些不同?
(2)造成中国明清时期教育不同于西方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哪些?
(3)分析清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发展的差异对欧洲和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发展、社会变动是孕育思想文化变革的底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李贽《焚书》卷一《答耿中丞》
(1)据材料一,解读李贽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简述李贽“异端”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2)据材料二,指出两幅圣母像神情的不同之处。
材料三

(3)据材料三,解读关于启蒙运动的主要信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钱穆《英国通史》
材料二 王斯德《世界通史》“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

材料三 英国出口商品额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1851 年为1/4,1861 年为1/3,1871 年达到了3/5。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832年
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1842年
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70-1907年
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和医疗保障
1875-1909年
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和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五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2012.2
(1)简述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概括材料二、三所反映的英国经济的特点。
(3)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英国制度建设的认识。
(4)评述材料五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
(要求:在材料中的任选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评分标准:观点2分,史实至少2例4分,史实的作用或影响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曾说过:“我是画家,但我还是工程师、机械师。我终生与自然作长期搏斗,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力,为人类服务。……他们熟读经典,却迂腐无知。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其余的都只是装饰而已。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去研究它吧!难道不应该首先理解自然的法则,然后再了解人类的法律和习俗吗?
——摘自何亚平《科学社会教程》
材料二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
材料三  1924年,中国化学家张准说:“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
材料四 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诸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概括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凡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厌惟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
(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科学产生的促进作用?
(2)试以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史实说明材料二神学的东西“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的中国人重视“科学本体”的历史事件。并说明你对“科学本体”的理解?
(4)据材料一、四,指出达•芬奇与陈独秀主张的共通之处,并简析陈独秀积极倡导这种主张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者钱乘旦认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对现代化的起步具有关键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特不知我民族自有此能力焉否也?有之则莫强,无之则竟亡,间不容发,而悉听我辈之自择。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1902年)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基本观点。
材料二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
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日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孙中山:《序》(1921年)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族国家观念的变化,并说明辛亥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

材料三 中世纪时,天主教之势力空前强大并占据支配地位,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1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国家的君主也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崔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 这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势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的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是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的。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16世纪推动英、法等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因素及其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比较近代欧洲与中国寻求建立民族国家的进程有何不同?从中你获得怎样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天论》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三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这一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认识人与万物(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什么不同?应该如何看待材料二的观点?(8分 )
(3)概括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
(4)三则材料共同揭示了什么?针对当今国际局势的动荡,人类应该怎么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
图2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 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平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3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1)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诸如《维纳斯》雕塑这样的杰出艺术作品的原因。(6分)
(2)从图2到图3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当钱投入钱柜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3)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
材料三: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4)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三人各自的主张。
(5)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启蒙运动在核心思想、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超越文艺复兴运动的?并简要分析能够超越的根本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稷下学宫图(诸子论道)                 雅典学园(智慧之光)             
材料二 《牡丹亭》塑造一个女性形象—杜丽娘,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材料三 《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两幅画所描述的景象有何共同之处?产生这种社会氛围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讨论的主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两部剧作所处时代的共同经济特征。两部戏剧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什么样的共同精神?
(4)根据材料二、三,两部戏剧中所反映的这种精神,对东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文艺复兴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