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民大革命
高中历史

鞋是常见的生活用品,但“脚上文化”却折映了历史变迁。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女性“足的革命”推动了“鞋的革命”,妇女不再以穿自己纳的鞋为满足,喜欢穿花样繁多、美观大方的欧式鞋。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国产“欧式”女鞋流行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金龙香烟广告图(见图。注意广告语: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卮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惟诸君实图利之。)由此反映
 
①是“异味争尝”的近代饮食文化的反映  
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③说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  
④民族烟草公司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为华亭分县。大海滨其东,吴淞绕其北,黄浦环其西南……诚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
——嘉庆《上海县志》
材料二
苏州河曾经是一条宽达5000米的大河。宋元之间,河道逐渐狭窄,到明初河宽仅500余米。
材料三
1912年至1925年间,苏州河畔,烟囱林立,船行如织。刚从日本回国途经上海的郭沫若,望着河岸的烟囱,吟颂道:“啊,巨大的烟囱中,盛开着20世纪文明的黑牡丹。”
材料四
1909年建在苏州河下游的闸北水厂,5年后水厂被迫加氯消毒,23年后,水厂迁至杨浦黄浦江边。到了50年代末,苏州河已像是上海城区胸口的一条黑色的带子。“文革”时期,苏州河已是臭名在外。当时的上海市曾发动数万人“向苏州河宣战”,从河底挖泥,但事倍功半,苏州河的污染仍在加剧。 苏州河边的人们,痛恨她,诅咒她,但却只能忍受。开放之初联翩而至的欧美人、日本人、港台人,他们却不喝上海的水,而是自备饮用水。这让书记市长们非常难堪。
材料五
1983年中国第一个世行(世界银行)项目,被命名为“苏州河合流污水一期工程”。朱镕基市长曾将治好苏州河比作向上海人民还债,债权人是苏州河和她两岸的人民。……21世纪初苏州河干流的黑臭基本消失。“看得见苏州河的房间”,也已成为房地产商的广告口号。
——以上材料均摘自《南方周末》  2001-09-29
(1)上海县是何时从华亭县分治而出的?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分治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元以来导致苏州河变窄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推断苏州河两岸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企业?你怎样看待郭沫若当时的心情和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河流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产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参加的历届博览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产品在这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北洋军阀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④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开辟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回答问题。
1892年1月18日《申报》有这样一篇报道:“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该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是      

A.外国商品物美价廉 B.洋务运动初见成效
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与扩展,这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尊孔读经
B.宣传“民主”“科学”
C.倡导“兼容并包”
D.鼓吹“文学革命”

某搏物馆展出了民国初期的三张火柴商标,商标中的文字分别是:“振兴国货,挽回利权”、“还我河山”、“中国兴”。下列阐释与图6这组商标内容最为贴切的是

A.表明民众爱国意识的觉醒 B.显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反映了实业救国的历史潮流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直隶(含天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
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民族资本较之于外国资本仍处于劣势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来源:2010年高中毕业年级历史第一次质量预测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我们能从中得到的信息有         (  )

图一                图二
①民族资产阶级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生存艰难
②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具有革命的一面
③由于资金少、规模小和技术力量薄弱等特点,民族资产阶级不敢与压迫剥削阶级彻底决裂,具有妥协的一面
④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中国近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其主要文字表述为:“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从该广告能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洋烟开始传入中国
B.大力倡导使用国货
C.中国出现了最早的香烟广告
D.外货垄断中国局面彻底改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概述1840年到1919年近代工业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具体分析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绽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绽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2)材料二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三分析其成因。
(4)新中国过渡时期,材料中的民族工业是如何获得新生的?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出现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实业家有
①陈启沅②张春③林永升④周学熙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有学者认为:“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能够直接证明此论点的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建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取得长足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有  (   )

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分布不平衡 ②资产阶级思想可能首先在长江三角洲的城市产生 ③新的阶级可能首先在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登上历史舞台 ④新型的革命政党可能首先在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出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在《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一文中写道:“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孙中山的言论主要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 B.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
C.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热切希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

A.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外资
C.帝国主义不愿中国实现工业化,而要中国永远作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来源: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国民大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