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经济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明朝的内阁
③清朝的军机处              ④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

A.军事准备不足 B.政治经验短缺
C.思想理论肤浅 D.经济基础薄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数次使人游说太后,请立为太子。……对武则天了解透彻、洞烛机微的秋仁杰从母子亲情的角度从容地劝说她:“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武则天说:“此联家事,卿勿预知。”武则天的话揭示了中国古代哪一重要的制度

A.世袭制 B.宗法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家天下的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记载: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英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1914年至1918年徘徊于300万两左右,1919年增至771万余两。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英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B.外国资产阶级剥削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C.一战的爆发促进了山东地区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外国殖民者的在华势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开展课外活动,主题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如果你选取了《宋太祖、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不同点》为突破口,下列选项中你最有可能选择的正确答案是

A.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直面中央对地方的威胁问题
C.设立管理地方财政的官员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常出现品序较低的皇帝近臣参与军国大事的现象,下列属于这种现象的是    (   )
①汉武帝建立中朝                                  
②宋初设置“中书门下”                        
③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
④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作者试图说明(    )

A.现代化世界大潮中,封闭的国策、落后的经济和僵化的制度必然带来民族的灾难
B.战争的屡屡失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被迫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C.落后招致民族的屈辱和反思,中国在阵痛中渐渐走出传统并被迫开始现代化探索
D.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现代化文明国家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途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2月21日光明网发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呈现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中依然昂然奋起的特征,典型事件见下表:

 
领导阶级
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事件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从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民主的转变
D.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详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汉时期的县,以户口多寡划分等第;从唐代起,县以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划分等级;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多寡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 (分别指交通频繁、行政业务多、税粮滞纳过多、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作为政区分等的标准。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力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经济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