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等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如“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在《百家姓》中排第一,从根本上说明了

A.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B.分封制和宗法制盛行
C.《百家姓》得到普遍认可 D.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维护国家统一 ②发展社会经济 ③防御侵略 ④加强民族团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削弱相权,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增加宰相的名额
B.废除宰相
C.分割宰相的权力
D.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参与中枢决策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晋·《三国志》
材料二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吴国·《曹瞒传》
材料三
在宋代之前,曹操在人们的心中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宋代以后,曹操的形象却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曹操成了阴险狡诈的权术家、大奸臣。
——《文汇报》2009年

问题:
(1)曹操主要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曹操的态度有何不同?你怎样看待这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请说明
理由。
(3)宋代以后导致曹操形象却出现颠覆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的见面会上说“……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下列制度、法令中,既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又能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是
①世卿世禄制 ②均田制 ③九品中正制 ④募役法 ⑤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史上,政治文明的演进变迁可谓流光溢彩分外璀璨。但由于世界各地区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等心素差异,使得这一演进过程呈现出复杂多样性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过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对于真正的美国主流精英人士来说,他们的国家最值得为之骄傲的不是其庞大的物质财富、领先世界的科技和教育、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而是创造这一切的机制。这种机制用通俗的话采讲就是治国之道。
    ──《美国文化与社会》
(2)材料二所述“机制”确立的标志及其思想核心是什么?在处理中央集权问题上有何突出特点?
材料三  l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争等等。我们并不反时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中国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文选》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1l年的中国并不只是美国政体的简单仿制。如何理解材料中“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看待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来源:郑州2010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在《光明日报》发表了《新疆的发展与进步》一文,从历史到现状多角度对新疆做了介绍:……特定的地理区位,使新疆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井蓄的特色。自公元前1世纪起,新疆地区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鲁作用。
(1)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历史上新疆地区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重要性,并回答新疆地区成为中国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历史依据。
(2)用史实说明唐朝和清朝的乾隆时期是如何维护新疆地区民族团结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史实中,反映了中央政府施行“因俗而治”的是
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
②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
③辽代设置南面官、北面官
④清朝开始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

道竖立木牌,让人民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
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交通要道  
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为“华表”,明永乐年间
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到“华表”
的演变见证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统治的加强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生产工具的进步
来源:2010年高中毕业年级历史第一次质量预测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久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
B.奴隶主贵族十分关心私田的收成
C.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
D.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时候的什么制度?
(2)分析图一、图二、图三变化的主要原因。
(3)你认为这三种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口述史是记录历史的古老形式,唐德刚给口述史注入了新的因素,树立了活的范例,如唐德刚的成名作《李宗仁回忆录》中,李宗仁本人口述占15%,其它的85%是从报纸、图书馆到处搜求资料补充、考证而成,这本书至今是现代口述史的代表著述;……设定了具体的标准,让人们知道,现代口述史学不是一种辅助性的秘书工作,而是以史学工作者为主体的历史研究;……相比较而言,从以细节见长的口述史学中,可以更多地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这也是他对现代口述史学的一大贡献。
材料二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说”,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从战国时期到秦帝国,大概经过二三百年,转型完成即创建了农业大帝国的定型。近代的大动乱是从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第二次转型,“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
( 注:上述材料均根据凤凰网及维基百科等整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德刚口述史的研究对现代史学的主要贡献?
(2)结合有关史实,试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2000多年前中国的第一次转型是如何实现的。
(3)为什么说中国的“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 ? “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有哪些表现?

来源:2010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统一后,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
②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
③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
④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