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
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二: 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哪些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8分)
材料三; 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2)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4分)
材料四: 马嘎尔尼访华并没有带来满意的结果。英国对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朝中高级官员以及皇帝眼中的只有不屑。清政府对马嘎尔尼的所有请求概不答应,最后马嘎尔尼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西方人心中关于中国形象最后一点崇高崩塌了。马嘎尔尼在其《纪事》中写道:“中国自满洲鞑靼占领以来,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3)分析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深层次原因。清政府为什么拒绝马嘎尔尼的要求?(6分)
材料五: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
(4)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政治依据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中“优秀”是指( )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 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利与资源 |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 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中央集权 | B.专制皇权 | C.监察权力 | D.对农民的控制 |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 )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 B.王权的自我神化 |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 | 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
代表人物 |
命运 |
秦国 |
吕不韦 |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
东汉末年 |
曹操 |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
职位 |
所享有权力范围 |
明代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
清代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
材料三: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2) 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述秦朝以后中枢机构的四次大循环,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材料四: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3)你同意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的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是
A.皇权至上 | B.建筑功能齐全 | C.天人合一 | D.国家大一统 |
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
B.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
C.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
下图三个画面再现了不同时期皇帝和宰相商讨国事的不同情景。这反映了
A.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 B.皇权的不断加强和相权不断削弱 |
C.服饰和礼仪是—个时代经济的具体体现 | D.明朝废宰相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A.宗法分封制 | B.王位世袭制 | C.郡县制 | D.中央集权制 |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了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 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
C.宗法制度的不断加强 | D.郡县制度的不断强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