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 B.坚持“中体西用” |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 D.关注西方科技 |
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A.工业化 | B.科技现代化 |
C.政治民主化 | D.国防现代化 |
“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与此观念相似的是
A.中体西用 | B.民主宪政 |
C.民主共和 | D.实业救国 |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与这场运动相符合的一组是
A.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 | B.蔡廷锴、李大钊、胡适 |
C.胡适、康有为、蔡廷锴 | D.蔡元培、康有为、陈独秀 |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1918年12月,陈独秀指出,对外,“人类平等主义,是要欧美人抛弃从来歧视颜色人种的偏见”;对内,“抛弃军国主义,不许军阀把持政权”。这表明当时陈独秀( )
A.已认识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
B.已实现向马克思主义者的重大转变 |
C.已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D.已经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组建工作 |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 “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①开始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使“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 B.改良维新 |
C.暴力革命 | D.君主专制 |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形成的新思想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最大的是
A.开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思想先河,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 |
B.寻求到了抵御外国侵略的最好办法 |
C.是地主阶级中学习西方的先驱,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反侵略思想 |
D.是在民族危机下仓促形成的,并未真正付诸实践,实际作用不大 |
1923年胡适在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
梁启超说:“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这表明梁启超的认识是( )
A.民权是国家主权的基础 | B.统治者应是民权的代表 |
C.民权保障是爱国的前提 | D.国民自治决定国家兴亡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