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
“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而“去塞求通”的好办法是办报刊,基于这一认识,知识分子创办的是( )
A.《时务报》 | B.《民报》 |
C.《新青年》 | D.《新华日报》 |
恭亲王奕曾说:“中国(甲午战争)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这里,奕可能会
A.主张“全盘西化” |
B.否定维护旧制度的一切做法 |
C.要进一步发展近代化 |
D.提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目标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对“第二次反思”评述正确的是( )
A.甲午战争的失利证明其失败 |
B.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 |
C.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始 |
D.开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二、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98年,夏历五月,张之洞刊行《劝学篇》,宣扬当时流行的政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 B.维新思想的广泛流行 |
C.民主共和观念的传入 | D.新式学校的日益增多 |
晚清政府尽管在经济改革上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激进和开放,但是在政治改革上则犹豫摇摆和缺乏远见。下列议论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 |
B.“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
C.“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 |
D.“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晚清世界历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晚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
A.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 | B.宣传救亡图存爱国理念 |
C.压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 D.探索西方国家富强奥秘 |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的进步性 |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 |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
B. |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
C. |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
D. |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行事“相反”是指( )
A.抗击英国侵略者 | B.设立译官,翻译西学 |
C.虎门销烟 |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