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
高中历史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开始萌发于

A.鸦片战争前 B.鸦片战争期间
C.鸦片战争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
①加速了中国自然科学进步 ②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
③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 ④推动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现在我们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此时正是我们中国用德先生的意思废了君主第八年的开始,所以我要写出本志得罪社会的原因,布告天下。”                         
——引自陈独秀《本志/〈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这篇文章写于
A 1915年   B 1918年    C 1919年   D 1920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言论摘自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其中体现维新思想的是

A.“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B.“道为本,器为末,器可变,道不可变”
C.“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者,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D.“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深入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B.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D.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文化运动能够兴起的文化条件是(  )

A.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未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 D.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资政新篇》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二者的相同之处有(  )
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③统一全国政令,以法治国 ④抵御外国侵略,富强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

A.英国侵略者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门户,促使中国先进分子觉醒
B.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提倡“经世致用”,冲破程朱理学的束缚
C.林则徐设立译馆,仿制西式战舰,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D.魏源、姚莹等人著书介绍世界知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英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戊变法》
材料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于闹中原,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困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回答:
①材料一与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②材料二与材料三的不同点是什么?材料2的主张有何进步性?
③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何相同的背景和目的?为此他们采取的手段是否一样?为什么?

来源:中国近代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七十年代,《纽约时报》有一篇《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图片报道。与选派这批留学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来源:抚顺市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适曾在《胡适留学日记》里写道:“任公为我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在此胡适评价梁启超为“我国革命第一大功臣”,主要是因为他

A.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B.主张设议院,变法图存
C.倡导宣传民族主义 D.推动了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   )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历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 B.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
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 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来源: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笈留洋”势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B.促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
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 D.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这反映新文化运动高扬的两面旗帜是

A.民主、科学 B.人文、浪漫
C.科学、理性 D.民主、法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