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如图所示为某书的书影,该书所反映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

A.向西方学习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发展资本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留学主要目的地是欧美;19世纪末,留学主要目的地转向日本。促成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B.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转变
C.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要求 D.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要求改革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该观点应该出自(   )

A.曾国藩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封建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人曾对当时的某一著述作如此评论: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要求改革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语词,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l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相反的行事”是指

A.抗击英国侵略者 B.设立译馆,翻译西学
C.虎门销烟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错误的是(    )

A.放弃进化论 B.重新评估传统
C.反思西方文明  D.肯定孔孟之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思想的萌发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