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主张中,与洋务派的实践活动相一致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设议院,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奏朝廷,创办“求是学堂”,推行新式教育,培养“既通西学,又切时务”的人才,促成了安徽教育的变革。据此判断,当时该学堂

A.宣告了安徽文人苦读经书以求仕途道路的封闭
B.培养了近代人才,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传播了西学,加快了安徽近代化的进程
D.致力于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龚自珍 B.洪仁玕 C.李鸿章 D.严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即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按这一思路,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①新思潮的萌发②洋务运动        ③戊戌变法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严复被称作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他们都

A.重视通过书籍报刊了解西方 B.认识到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
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文明史角度来看,近代列强侵华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冲击。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①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封建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③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④西学传入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到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迈出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第一步,但从称西方国家为“夷”这一角度看,其思想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A.藐视西方科学技术 B.藐视西方思想成就
C.主张全盘西化 D.未放弃天朝大国的观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下列各项中体现“道咸之学新”的是                                     (   )

A.编纂古代最大的丛书 B.早期反封建思想产生
C.师夷制夷思想的形成 D.托古改制思想的传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

A. 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 《几何原本》、冯如
C. 商务印书馆、冯如 D. 同文馆、利玛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西用”思想最早是由地主阶级提出的
B.“西用”以“中体”为前提主要是天下“多为泥古而顽梗之人
C.“中体西用”的观点受传统的夷夏之辨的影响
D.由于缺乏依托“西用”最终没有进入中国的大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2年魏源编竣并刊行了《海国图志》。据档案记载,1853年,武英殿修书处奉旨将此书修缮贴锦进呈,但咸丰末有细读,读后有何感受,今人亦无从得知。1851年《海国图志》传往日本,两三年内,日本刊印的各种选本有二十多种。这一现象(   )

A.成为中国在现代化方面被耽搁二十年的诠释
B.导致十九后半期中日国势大相径庭的重要原因
C.激发日本有识之士推动社会变革
D.是中国重视文化编撰整理和传播的重要成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在其《易言公法》一文中说:“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这段言论反映了郑观应:

A.主张学习西方 B.以自我为中心的文明优越感
C.具有全球意识 D.主张抵御外国侵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依次经过

A.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 B.经济领域思想领域政治领域
C.思想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D.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
来源: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思想的萌发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