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起的作用是(   )

A.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 B.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 D.掀起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新高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是 
A、《四洲志》        《华事夷言》       C、《海国图志》       D、《瀛环志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这一观点不同的是

A.“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
B.“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
C.“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
D.“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主要资料来源于

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华事夷言》 D.《澳门月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的西方“长技”,指的是

A.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的思想文化 D.了解外国历史地理知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刊物问世于近代中国,其中对辛亥革命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

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
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以改变中国,经历了“变器-变事-变政-变道”演进。据此回答20~22小题
“变器”主张出现的原因

A.西方工业革命,中国鸦片战争失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C.洋人占领北京,太平天国打击 D.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瓜分

将“变政”主张最早付诸实践的是

A.早期维新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立宪派

“变道”就是改变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张是出现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以民主共和救中国
B.辛亥革命后,以民主、科学救中国
C.辛亥革命期间,以三民主义救中国
D.五四运动后,以马克思主义救中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国图志》《格物新报》《万国公报》是晚清年间先后出版的影响较大的书刊。以下关于这些书刊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这些书刊均使用西历纪年
B.这些书刊均为维新派所创办
C.这些书刊的指导思想均为“中体西用”
D.这些书刊均有介绍西学的内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新思想中“新”的核心是(   )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时弊
B.编写《海国图志》,介绍海外史地情况
C.批判程朱理学,远离社会现实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曾说:“他(魏源)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的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这说明魏源的思想(   )
①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 
②带有向西方学习的重要内容 
③其政治思想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性 
④其思想不可能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主张学习西方,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林则徐 B.洪仁玕 C.郑观应 D.康有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思想的萌发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