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德国 |
“中体西用”主张认为
A.为维护清朝的统治,传统的“三纲、五常”可以稍改 |
B.器械工艺之类尽可改进 |
C.外国的科技和政治制度都比中国先进 |
D.“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外来东西不可轻信采用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
A.美国 | B.德国 | C.日本 | D.俄国 |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上述认识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接受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 | D.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
“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是背着沉重的传统儒学包袱,从经世之学的观点出发去学习西洋技术的。根深蒂固的华夏文化优越感使当时人们对西技的认识产生各种歪曲图像。”近代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存在的问题是( )
①受传统思想束缚②一时无法对西方技术形成正确认识③全面否定西洋文化④将中国儒家思想与西洋文化结合起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④创立合众政府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③①②④ |
中国近代史上,强调 “欲求制胜必求之忠信之人,欲求自强必谋礼仪之士。”的派别是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
在汉语中,外来事物名称常加有夷、胡、番、西、洋等字,以上诸字中“洋”字出现最晚,但其构成的词语却是最多,鼎盛时期有400多个。如“洋布”、“洋钉”、“洋楼”、“洋车”等。可是到了后来,数量急剧下降。以下关于“洋”组词的兴衰分析不当的是
A.其兴反映了天朝上国心态变为正视西方文明 |
B.其兴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渐深 |
C.其衰与盲目自大、盲目排外心理有关 |
D.其衰既由于政治原因,也由于中国日益走各近代化 |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张之洞《劝学篇》)下列四项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1)“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2)“立国根本,尚礼义不在技艺”
3)“师夷长技以自强” 4)“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A.1)2)3)4) | B.1)2)3) | C.2)3)4) | D.1)3)4) |
称林则徐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清朝国势日趋衰弱 | B.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
C.认识到列强侵华的必然性 | D.主张突破传统观念,学习西方 |
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 B.“遗其体而求其用” |
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品论:"呜呼!可不谓人杰"这表明作者
A. |
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
B. |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
C. |
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
D. |
主张效仿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