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在诗文中将西方人称为“夷”。过了二三十年,这些人的诗文再版发行时,“夷”都改为“洋”了。这个变化反映了
A.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
B.中国知识界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 |
C.“西学”通过洋务运动已成中国思想界主流 |
D.中西之间已经实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和平共处 |
《资政新篇》、《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英国的《权利法案》,它们具有的共同点是
A.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布的 | B.都代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向 |
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 | D.都反映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
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
A.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
B.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 |
C.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
D.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
A.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路 | B.了解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
C.启迪人民觉醒,摆脱封建束缚 | D.仿制西式武器,振兴清朝 |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写道:“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在这里,他着重
A.诠释了救亡与图存的关系 |
B.强调了科学与民主的重要 |
C.说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
D.表达了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道理 |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各项与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
D.“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 |
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A.林则徐 | B.魏源 | C.曾国藩 | D.李鸿章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导致此说的直接原因是
A.总结郑成功收复台湾经验 | B.汲取两次鸦片战争的教训 |
C.接受中日甲午战争的教训 | D.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 |
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A.“祖宗之法不可变” | B.“变者古今之公理” |
C.“托古改制” | D.“中体西用” |
地主阶级洋务派在近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的表现,说明他们( )
A.是中国近代化的障碍 | B.已经成为西方列强的忠实走狗 |
C.不可能推进中国的近代化 | D.采用“中体西用”应对世界挑战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