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①开始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使“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
B.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冲击 |
C.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
D.中国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到“公举一大酋总摄之,非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墨利加洲之以部落共和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这表明( )
A.魏源认可美国的选举制度 |
B.魏源认识到美国先进的根源 |
C.魏源借以表达反专制思想 |
D.历史上对魏源的评价偏低 |
魏源将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公羊学派作了改造,将公羊“三世”说解释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认为“三世”气运循环,社会历史由“淳朴”的太古递嬗为中古,再由中古递嬗为“弊极”的末世。末世之后,“气运再造”,历史就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太古”境界。材料表明魏源( )
A.认为历史是周期循环的 |
B.对封建社会的兴衰原因做了客观分析 |
C.具有历史进化论史观 |
D.倡导变革社会政治制度的主张 |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示意图,依据此图,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 )
A.是一个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
B.是一个西学东渐去传统化的过程 |
C.是一个东西文化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
D.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
《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 )
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 |
C.坚船利炮是西方技术之长技 |
D.学习西方就是为了战胜西方 |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D.“师夷长技以自强” |
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A.魏源《海国图志》 |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C.容闳《西学东渐记》 | D.洪仁玕《资政新篇》 |
严复认为“发明富强之事,造端于民,以智、德、力三者为之根本。” 进而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学说。结合所学可判断,这一学说( )
A.强调国民素质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
B.形成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
C.主张采用革命的手段来开启民智 |
D.成为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 |
1867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将一幅华盛顿肖像赠送给徐继畬,他在赠送仪式上说:“华盛顿与中国人民一样,坚信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呼吸自由的空气;与中国人民一样,坚持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说:“盖为我国之民所敬仰而深慕者,独有兄台一人而已!”这一材料表明
A.徐继畬崇洋媚外且得到了美国政府的赏识 |
B.美国政府鼓励徐继畬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
C.美国政府为维护在华利益积极扶植代理人 |
D.中美通过早期的文化交流开始了彼此间的了解 |
《海国图志》载:“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其广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
B.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
C.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
D.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
中国早期译者翻译《物种起源》,对“evolution”一词的翻译强化了“进步”的含义,认为生物的改变,一定是朝“进步”的方向而去。而达尔文自己却不认为所有的进化都必然朝着“进步的倾向”。近代译者对《物种起源》的翻译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看重( )
A.基础性 | B.实用性 | C.科学性 | D.思想性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