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1883年,又说:“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体现的王韬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 | B.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 |
C.师夷长技以制夷民主共和 | D.君主立宪民主共 |
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
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 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
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
宋伯鲁在《时务目论》中(评价康梁变法)说:“夫以子孔、子产治一小国,改革仅一二事,犹如此之难,几于不免,况以中国之大,而见不解者之万亿于我,乃欲一朝而空数千年之积弊,虽圣人,吾知其不能矣。”上述材料表明宋伯鲁
A.主张变法应全面彻底 | B.批评康梁因循圣人之道 |
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 | D.认为变法无法革除积弊 |
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
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 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
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
“但是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改变老一套办法,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这种根据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因为那仍然是中国统治阶级信仰的命根子。”(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这可以用来诠释
A.抵抗派的师夷制夷思想 |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
C.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 | D.革命派的民蔓共和思想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
C.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 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
郭嵩焘在《伦敦与巴黎日记》中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这表明他主张学习西方的
A.器物层面 | B.制度层面 |
C.文化层面 | D.实践层面 |
梁启超说:“舍西学而言中学,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逢掖如鲫,适以蠹国,无救危亡。”梁启超持此观点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宣扬“中体西用” | B.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
C.减少变法阻力 | D.回应民主革命思潮 |
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 林则徐、魏源 | B. | 康有为、梁启超 |
C. | 孙中山、章太炎 | D. | 陈独秀、胡适 |
中国近代某著作有如下内容:
有学者认为该著作“完全推翻了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旧偶像,而以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思想材料改铸孔子形象。”该著作的作者应为
A.魏源 | B.李鸿章 | C.康有为 | D.陈独秀 |
中国近代思潮的演进轨迹可概括为
A.派系斗争十分尖锐 | B.政权更替相当频繁 |
C.抗争、变革和启蒙 | D.忧患、抗争和共和 |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创会的口号,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日益壮大 |
B.西学已经成为当时国人的共同追求 |
C.新式学堂和学会创办人多为洋务派 |
D.以“中学为体”为旗号有利于西学传播 |
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大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A.认清了工业文明的本质 | B.发展了进化论思想 |
C.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 D.否定民主政治实践 |
“激烈的改革派都是急进的民族主义者,但他们仍然希望清王室可以领导中国不致危亡。”(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激烈的改革派”的思想主张是
A.师夷长技 | B.中体西用 |
C.维新变法 | D.民主共和 |
严复说:“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这表明严复主张
A.争取民主平等 | B.实行君主立宪 |
C.实现国家独立 | D.重视个人自由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