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简答题
高中历史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有关史实完成:
(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是指什么?(6分)
(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结果或影响如何?(8分)
(3)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荒政十有二……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免除)赋;八曰缓征;……。凡地方有灾者,必速以闻……州县官逾期一个月内报灾罚俸六个月,一个月外降一级,二个月外降二级,三个月外革职。
——摘自嘉庆《大清会典》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商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的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 的法律为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提示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人及残疾人保险法,以保障工人权利。
——根据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整理
材料三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政府备荒救灾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欧美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3)指出材料三的法律出台的背景及其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请回答下列有关农民的三个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的东西方都面临着社会重大变革,简述这一时期英国、俄国和中国农村的农民所处的境况。
(2)简要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苏联政府对农民政策的异同。
(3)2005年12月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在香港召开时,接近一百个南韩农民代表纷纷纵身跃入维多利亚港,他们穿着橘色救生衣,拿着旗帜在水中来回游动,并挥拳叫嚷。一名男子喊道:“WTO逼我们去死!”。对此,你如何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张是在汉密尔顿的大力鼓吹和实际经济利益的诱惑下逐步完善的。1789年政府颁布的关税法案,对81种物品征收进口税,其中有30种征收特别关税,其余的征收7.5%—15%的计价税……1812年美英战争结束后,英美互惠贸易原则确立,大量英国廉价工业品潮水般的涌入美国市场……1861年国会经过激烈斗争,通过了美国第一个保护性关税法案,对一般进口货物平均征收20%的关税,而对于某些需要特别保护的工业品征收特别进口税。1828年,又提出一个税率更高的关税法案,将羊毛进口税提高到50%,毛织品进口税提高到45%,这个法案被称为“可憎的关税法案”。……此后,贸易保护的强度也因为北方利益集团实力的强弱变化而变化,时而温和时而强烈。19世纪20年代日益激烈,30年代又趋于缓和,并通过了关税减让方案。四五十年代是政策多变的年代,1846-1856年还一度出现了自由贸易的趋势,但是1857年经济不景气,又有人提出了保护关税的主张……在欧洲逐步实现自由贸易的时候,美国却走向了反面……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都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实施的特点,并简要归纳其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欧洲部分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100)

 
食品
半成品
制成品
1927年
1931年
1927年
1931年
1927年
1931年
德国
125
380
95
153
190
183
法国
65.5
180
96
125
153
178
意大利
75
188
114
198
193
286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实行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的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货币手段的使用,使世界商战空前激烈。
——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1)请仔细观察材料一的表格,从中概括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出现的经济现象,并指出该经济现象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德国的国民经济军事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2)请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的相同之处,并指出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所坚持的前提条件的不同之处?
材料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到了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学过日本、德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向苏联学习过。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曾引进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技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最终创立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现代的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教育的成败、人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三个不同的时代,中国教育培养的目标却是完全不同的。
(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三个不同时代教育培养的目标是怎样不同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政论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展望是:如果它不能在最近恢复昔日繁荣,它不是受一番巨大的修改(如计划经济等),就是要根本坍台,把地盘让位给一个新兴社会!”
——《东方杂志》(1933年)
“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东方杂志》(1934年)
材料二  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逝世,重庆各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也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一一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
——据杨梅《“时空”坐标中的罗斯福新政》
(1)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多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简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有学者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论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阅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为什么?1982年以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学习主题的原因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权力的分布与政策的实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官吏的任命基本以门第为标准,地方佐官由长官辟举,中央与地方在具体政务运作的层面上并未完全联结为一个整体。而到北宋时期,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对帝国政治运作的影响力基本消退,就连此前皇室内部影响皇权运作的宗室、外戚、后宫、亲王甚至皇太子等力量,也基本从政治上淡出。官吏全部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命。中央与地方在各方面具有政务的运作中走向一体化,皇帝本人也走到了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朝廷(皇帝与宰执为首)----州县----百姓”架构下的国家形态基本成型。
——刘后滨《政治制度史视野下的唐宋变革》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说明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中国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的变化及成因。
材料二      20世纪30、40年代,许多学者主张在中国实行统制经济。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统制经济源于苏联的计划经济,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经济遭遇到严重的危机,世人“一闻苏俄计划经济之成绩,安得不靡然风起,视为宝典”。马寅初还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贫弱之国,除统制之外,殊无法抵抗其潮流也。
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将锐利的笔锋指向打着“经济统制”旗号的官僚资本: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
——摘编自钟祥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统制经济思潮》
(2)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30、40年代马寅初对统制经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观点前后不同的原因。
材料三     “重商主义”是西欧15~18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工商业阶层希望得到国家的有力保护。在整个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
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提出批评。他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是十分危险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朝廷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赞扬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有“科学真理成分”。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扩大政府职能,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经济学很快取代传统经济学的正统地位,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3)以“政府权力与市场关系”这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中国人口约为2000万。公元前206年,中国人口约为1400万。公元前120年,中国人口约4000万。到公元2年,中国人口约为5801万。
——赵文林等《中国人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下表为美国人口数量及政策统计表(部分)

1776年
美国建国时人口数量为250万
1873年
政府颁布《康托斯法》,禁止邮寄和从外国进口一切避孕材料
1915年
美国人口数量突破1亿
1968年
组建“人口和家庭生育计划委员会”,研究家庭生育计划事宜
1970年
设立“人口增长和美国前景委员会”,研究美国人口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
1974年
提出人口稳定即“静止人口”是最理想的目标

 
——《简明人口学词典》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人口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单位(年)

——《“人口红利”持续派发房企价值重估始起步?》
(3)根据材料三,中国“人口红利”的高峰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人口政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生问题历来都是中外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
材料二   孙中山作为贫困的农家子弟,“身受幼时境遇之刺激”,感到在“实际上”和“学理上”都有必要解决土地问题。首先,孙中山指出土地是“生产之原素”,“营业之要素”,是一种可“生利”的”财源”,“地为百货之源,物莫不由地生”,在生产中土地、人力、资本(即机器)为“三大要素”,而其中“土地为尤重”,社会财富的创造离不开土地,造成社会经济的不平等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土地为少数人所操纵。当“工商业发达”之后,”大资本家必争先恐后,投资于土地投机业”,造成地价暴涨,少数人因垄断土地而获利,平民百姓则遭失业之痛苦。此时,中国难免蹈西方贫富对立的覆辙,最后必然导致社会革命,为防微杜渐,在发展实业进行经济建设之时,必先进行“平均地权”。”平均地权”的具体实施是,”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
——百度网
材料三   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
(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这主要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的原因?结合所学对孙中山的平均地权进行评价?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缓解社会矛盾?为什么会遭到富人的反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我们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肯定还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才能充满活力。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在农业上的调整?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各国经济发展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行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材料二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
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长期失业。一家5口,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生活费,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2000欧元。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800欧元。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
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材料三  24年不工作却活得滋润
据《泰晤士报》和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令人惊讶的是,“超级懒虫”提尔里日前竟不知羞耻地出版自传《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披露他的“懒虫秘诀”。此书刚一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并在法国引发争议。
材料四 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质丰富分不开的。
材料五  里根政府上台后,以供应学派的理论为指导,主张削减政府开支,……为此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主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信息,说明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以往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三,有人认为“福利只是养懒汉,中国不应建设福利国家”,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3)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根政府减少社会福利开支的历史背景?
并分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新特点!
(4)根据以上材料,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
(5)从社会公正的立场出发,就在如何建立有效福利制度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谈谈自己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建立“幼有所教,壮有所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梦想和追求。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摘自《孟子》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乃采取民生主义。”“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古代所万不能及的……统计上,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摘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佣16岁以下童工。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材料四

二战后美国股票持有者增长图
材料五 在1958年8月19日的讲话中,当谈及人民公社问题时,毛泽东说:“人民公社,一曰大,二曰公。人多,地大,生产规模大,各种事业大;政社是合一的;搞公共食堂,自留地取消,鸡、鸭及房前屋后的小树还是自己的,这些到将来也不存在……人民公社有共产主义的萌芽,产品十分丰富,粮食、棉花、油料都实行共产。如果做到吃饭不要钱,这是一个大变化。大概十年,可能产品非常丰富,道德非常高尚,我们就可以在吃饭、穿衣、住房上面实行共产主义。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政治主张有哪些,对农民的主张在当时有何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及其实践效果。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从罗斯福新政到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领域的变化有何突出特点,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建立人民公社的主观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
(5)依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改革分配制度两者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罗斯福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国家干预经济)。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说出材料一中两位人物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说罗斯福通过哪些措施来达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目的?
(3)材料二中罗斯福的措施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有何影响?
(4)材料三中“那位老人画圈”的目的是什么?
(5)中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一个怎样的格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张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伟人有时会对历史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三幅图片分别为列宁、罗斯福、邓小平。

面对20世纪各自国家的社会动荡或剧变,这三个伟人在当时各自的国家都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请结合史实回答:
(1)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2)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