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
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 |
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 |
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
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 |
现代著名中国历史学家钱穆指出:“讲到中国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钱穆在这里评判地方行政好坏的主要标准是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 B.地方政府的清廉程度 |
C.地方政府对中央集权威胁程度 | D.地方政府各部门协调性的优劣 |
有人认为:“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 B.中朝制度 | C.刺史制度 | D.察举制度 |
《食货》的编辑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表明( )
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
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材料反映出( )
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降国力渐趋衰弱 |
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巅峰,后代难以超越 |
C.宋以后坊市制度崩溃,政府无力维修城郭街道 |
D.宋代以降财权集于中央,地方财政窘困 |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上述材料反映出( )
①元代官职较宋代有一些变化
②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③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④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两汉 |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隋朝 |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
唐末 |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
A.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充满矛盾与困难
C.古代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史学家胡三省(1230—1302年)在注《资治通鉴》时感叹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此段材料反映了( )
A.少数民族内迁冲击了中原固有的统治秩序 |
B.隋朝以后少数民族人才辈出 |
C.民族融合的加强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
D.中国经济政治中心转移至黄河中下游 |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对该“总结”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三代时期只有受过教育的学者有从政的资格 |
B.“以客出仕”成为秦朝以前流行的做官途径 |
C.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察举和科举等阶段 |
D.汉代的中央官员主要来源于地方郡县 |
司马迁说:“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这一情况出现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 B.西汉时期 | C.南北朝时期 | D.隋唐时期 |
唐朝中央政府“三省制”从决策、审议到执行的运转机制是( )
A.尚书-中书-门下 | B.中书-门下-尚书 |
C.尚书-门下-中书 | D.门下-中书-尚书 |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材料中的“此制”( )
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
B.发掘人才也埋没了其他方面的杰出人才 |
C.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后任命官职 |
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 |
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萧何沛主吏椽,曹参狱椽”属于小吏一类,“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要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状况说明了( )
A.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 |
B.市民阶层掌握了国家政权 |
C.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 |
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