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献通考》记载: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实行“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政策,为实施该政策,清政府在中央设置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是( )
A.军机处 | B.理藩院 | C.宣政院 | D.总理衙门 |
自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是
①逐渐放松对地方的控制 ②分散地方管理权力,防止割据
③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④设置刺史等机构以监督地方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④ |
唐高宗时,弘文馆直学士刘之、著作郎元万顷等翰林院待诏(官名),入禁中撰书,时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预机要;因常于皇宫北门进殿,故时称北门学士。由此可见,北门学士实际上
A.掌握中书省的最高职权 |
B.属于门下省的最高长官 |
C.成为尚书省的最高官员 |
D.分割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
《文献通考》卷53《职官考七》云:“……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材料中所说的能“闻风弹事”(即举报人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弹纠不法”的机构或官职应该是
A.宰相 | B.御史台 | C.参知政事 | D.中书省 |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上述材料反映出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保持一致 |
B.元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C.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
D.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
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
A.决策权 | B.行政权 | C.军政权 | D.财政权 |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
宋太祖“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唐末五代以来的哪一社会问题( )
A.藩镇割据 | B.宦官专政 | C.朋党之争 | D.农民起义 |
有一古地图名为《天下九边分野,人迹路程全图》,图中标注有“天下两京十三省府州县路程”字样。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图绘制朝代的是
A.元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下列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 B.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
C.孝廉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 D.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 |
“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
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 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 |
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
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D.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始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