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政府推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外商可以在中国长期居住 | B.外商可以与中国人通婚 |
C.外商触犯中国法律可免于处罚 | D.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做官 |
唐诗载:“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正确反映了
A.吐蕃强大的原因 | B.吐蕃衰落的原因 |
C.唐文化对吐蕃破坏严重 | D.唐文化对吐蕃影响深刻 |
630年,北方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唐太宗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 B.派兵北征,各族臣服 |
C.打败东突厥,威震北 | D.帮助北方各族建立政权 |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指
A.唐太宗为人狡猾,具有欺骗性 | B.唐太宗没有能收揽到真正的人才 |
C.唐太宗时进士科人才济济 | D.唐太宗用人不拘一格 |
宋初统治者为了扭转节度使控制地方司法的局面,规定 ( )
A.地方司法人员由各州派文官担任 |
B.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 |
C.各州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
D.知州改由中央派文臣担任,并规定“三岁一易” |
961年,宋太祖对石守信等人说:“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这段话的真实意图是要石守信等人( )
A.积累财富 | B.安享晚年 | C.交出兵权 | D.享受生活 |
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中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藩镇割据局面的是
A.削夺朝中大将兵权 | B.用儒家思想束缚官吏 |
C.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 | D.地方财政由转运使管理 |
下列历史事件与汉武帝活动有关的是①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 ②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 ③取消笞刑 ④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 ⑤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 ⑥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⑦大规模治理黄河,派王景具体负责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⑥ | C.①②④⑤⑥ | D.②③⑤⑥⑦ |
西汉察举制和秦朝郡县制的相同点是
A.都是较为完备的地方行政机构 |
B.品德优良均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 |
C.官吏的任免权都在皇帝手中 |
D.都是自下而上举荐人才为官的政制 |
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 | B.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 |
C.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 | D.六安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 |
问答题:
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长信少府(夏侯)胜曰:(汉)武帝虽有攘夷狄、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侈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
──《前汉书·卷75夏侯胜传》
材料2 太仆王舜、中垒校尉刘歆议曰:“……孝武皇帝(汉武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将军)……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藩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实百姓……至今,累世赖之。”
──《前汉书》
材料3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武帝)初定,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遂畴咨海内,举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前汉书》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何原则不同?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2)材料2和材料3根本相同之处是什么?材料3主要从什么角度来肯定汉武帝?
(3)材料3认为汉武帝的缺憾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据此应得出什么结论?
隋代的府兵虽承自北周,但两代的府兵制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的差异在
A.北周的府兵由军人自相统率,不编户籍,隋的府兵则悉属州县、兵民合一 |
B.北周府兵皆为胡人,隋的府兵皆为汉人 |
C.北周的府兵只管戍边,隋的府兵只戍卫京师 |
D.北周的府兵将卒皆世袭,隋的府兵则皆不世袭 |
E.北周的府兵仍从事农耕,隋的府兵则否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