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专制皇权得到空前的加强 |
B.政府拥有了最终的决策权 |
C.皇权受到政府的制约 |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
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
A.隋朝的科举制 |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C.元朝的行省制 | D.明朝的内阁制 |
《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统治期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长空,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表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如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统治期间经济发展 |
B.贞观年间社会安定 |
C.唐太宗时期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
D.对统治阶级歌功颂德 |
《后汉书•章帝纪》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
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
据史书记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玄宗开元年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这一变化说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权重合 |
B.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处理政务的机关 |
C.宰相失去议定军国大事权力 |
D.唐初三省权力制衡关系被完全打破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三公”的权力发生变化 | B.权力逐步集中于君主 |
C.大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D.皇帝起用近臣担任宰相 |
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A.士族垄断仕途 | B.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
C.选官方式多样 | D.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 |
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着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表现的是 ( )
A.跻身仕途的平民取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
B.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 |
C.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 |
D.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 |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强化文化政治 ④世俗文学兴起(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商周时期 | B.秦汉时期 |
C.魏晋时期 | D.隋唐时期 |
贾谊在上汉文帝《治安策》中指出:“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惠至渥(wò,优厚)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由此,贾谊建议
A.实行“推恩令” | B.巩固汉初分封的格局 |
C.削弱地方势力 | D.实行郡县制加强集权 |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
《左传·衰公二年》记载赵鞅命令“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这段材料表明 ( )
A.已经对庶人推行军功爵 | B.世卿世禄制彻底瓦解 |
C.爵禄制已经建立 | D.官僚政治形成 |
试题篮
()